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盛況空前 聚集全球2200餘家展商 第19屆中國(深圳)物博會開幕
作者:原野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9-26 17:01
9月25日,走過二十載風雨的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簡稱「中國物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以空前之勢盛大啟幕。本屆盛會以「擁抱大航海時代, 構築新經濟力量」為主題,將以近13萬㎡的(館內外)展會面積、匯聚全球60餘個國家與地區的2200多家參展商、30萬+人次專業觀眾的規模展示。這不僅是一場超大規模的行業盛宴,更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為行業提供的一座高信任度、高確定性的「產業燈塔」。這不僅是一場展會,更是檢閱行業韌性、捕捉新生機遇、重塑競爭優勢的年度戰略節點。

9月25日,走過二十載風雨的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簡稱「中國物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以空前之勢盛大啟幕。本屆盛會以「擁抱大航海時代, 構築新經濟力量」為主題,將以近13萬㎡的(館內外)展會面積、匯聚全球60餘個國家與地區的2200多家參展商、30萬+人次專業觀眾的規模展示。這不僅是一場超大規模的行業盛宴,更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為行業提供的一座高信任度、高確定性的「產業燈塔」。這不僅是一場展會,更是檢閱行業韌性、捕捉新生機遇、重塑競爭優勢的年度戰略節點。

國際縱深:從歐洲傳統豪強到「一帶一路」新興力量的全面集結

本屆物博會超過20%的國際展商比例(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家),充分彰顯了其作為全球物流標桿展會的向心力。這不僅是數字的堆砌,其背後是全球資源配置格局的真實寫照:

歐洲物流樞紐的「組團」深耕:以比利時國家展團連續18年的參與為縮影,歐洲物流力量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日俱增。參展的國際港航巨頭,包括荷蘭鹿特丹港、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德國杜伊斯堡港、西班牙巴塞羅那港、西班牙華倫西亞港等,還有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荷蘭國際物流協會、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與外國投資總署、比利時瓦隆大區物流與運輸行業協會、比利時駐華大使館法蘭德斯投資貿易局等機構。

歐洲展團帶來的不再是單一的港口或航線推介,而是覆蓋清關、倉儲、多式聯運、法律稅務的全鏈路、一體化歐洲解決方案。這精準回應了中國企業,尤其是跨境電商賣家在歐洲市場面臨的合規化、本土化深層痛點。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新面孔」與「老朋友」也在物博會匯集。俄羅斯、中亞與中東歐國家的鐵路與公路運輸企業(如哈薩克斯坦鐵路、俄羅斯鐵路、白俄羅斯鐵路、拉脫維亞鐵路)的強勢亮相,標誌着亞歐大陸橋這條「鋼鐵駝隊」已成為穩定全球供應鏈的「壓艙石」。

更值得關注的是,烏茲別克斯坦、格魯吉亞、羅馬尼亞、阿塞拜疆等國企業的首次亮相,不僅帶來了新的運輸通道選擇,更預示着跨裏海、黑海的新興物流走廊正加速形成,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繞開傳統熱點地區、構建更具韌性供應鏈的戰略新選項。

國內經緯:從沿海口岸重鎮到內陸樞紐的「同頻共振」

國內展商陣容則清晰地勾勒出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核心的強大動能與區域協同的壯闊圖景。

來自上海、浙江、山東等地的參展企業數量再創新高。其中青島展商數量激增70%,上海更是組成了近200家企業的「滬上強軍」。這背後,是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龍頭和航運中心的絕對實力體現。這些參展商不僅帶來了覆蓋全球的航線資源,更帶來了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方案、數字化的物流科技和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展示了中國物流服務從「執行者」向「規劃者」與「賦能者」的深刻轉變。

以順豐、深圳機場、深圳港、鹽田國際、招商港口、深國際等創始展商為代表的深圳本土力量,更是彰顯了大灣區的「主場」風範。大灣區企業是中國物流業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最佳見證。而更深層次的,是深圳這座城市賦予展會的獨特基因——跨境電商。從縱騰集團、遞四方、廣東聯宇等頭部服務商,到無數專注於FBA頭程、海外倉、專線小包的「隱形冠軍」,共同構成了中國最完整、最具活力的跨境電商物流生態,也是中國數字貿易強大履約能力的集中檢閱。

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廣西等沿邊省份企業顯著增長。特別是滿洲里市超30家企業的組團亮相,清晰地凸顯了陸路口岸在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業態全景:從傳統貨代到數智先鋒的「百花齊放」

本屆物博會徹底打破了「物流=運輸」的狹隘認知,十大展區全景式呈現了現代供應鏈的複雜性與多元性。

傳統業務的「價值再造」:在海運、空運、公路鐵路運輸之外,散雜大件、特種物流、項目物流等傳統貨代業務依然是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各類特種箱,到各大散雜貨、重大件運輸服務商,他們服務於國家的能源、基建與高端製造,是國民經濟的「主動脈」,也是物博會深厚行業底蘊的體現。

陸路運輸的「黃金時代」:首屆「公路鐵路多式聯運專館(8號館)」的設立恰逢其時。中鐵集裝箱、中鐵特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鐵路公司的同台競技,不僅展示了中歐班列的豐碩成果,更凸顯了TIR等國際公路運輸模式的靈活性與高時效性,共同演繹「一條鐵軌,鏈接全球」的宏大敘事。

數智化與綠色化的「未來圖景」: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智慧物流與數字科技」專區。這裏匯聚了海柔創新、極智嘉的倉儲機械人,美團無人車、京東物流的無人配送車,地上鐵、羚牛氫能的新能源物流裝備,以及眾多提供SaaS、物聯網、AI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彰顯了中國在物流數智化與綠色化轉型浪潮中的全球引領地位。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