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風波發酵多日,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被批「潛水」,未有公開回應關注。公務員飲用水採購風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政府相關部門在事發後的回應與檢討,不僅是對公眾質疑的回應,更應成為完善公共採購機制的重要契機。昨日,一直隱身幕後的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終於現身。他聯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會見傳媒。這一事件自爆發以來,已在社會各界引發軒然大波,政府實有必要全面、深入地檢討自身工作。
他指事件涉嫌有人以有偽造成份的文件滿足投標要求,令署方人員未能及時覺察,承認事件造成社會疑慮,物流署會承擔主體責任,並就物流署在程序上的不足致歉。陳嘉信的公開致歉與機制檢討態度值得肯定,這種直面問題的態度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致歉之外,更需正視採購機制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在此次風波中,政府物流署向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批出高達5000 萬元的合約,用於供應港島及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的飲用水。然而,該公司竟涉嫌未經內地製造商授權投標,所提供的更是冒牌水。事件曝光後,警方迅速展開調查,現已拘捕相關涉案人員。審計署亦已介入,對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的招標過程展開審核,明確表示若發現任何不足或違規之處,定會如實報告。
政府作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承擔著保障公眾利益、守護公共資源合理運用的重大責任。在政府採購領域,更需嚴格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保每一分公帑都花得其所。此次飲用水風波的出現,無疑暴露出政府在採購流程中存在的諸多嚴重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供應商審查環節。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在投標過程中,相關資質及授權檔理應經過嚴謹細緻的審核。但從最終結果來看,這些審核流程似乎並未發揮應有的作用,致使一家涉嫌提供冒牌產品的公司成功中標。這不僅反映出審核工作可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況,更讓人對審核標準的嚴格性和執行的有效性產生深深的懷疑。
再者,整個招標過程的透明度亟待提升。公眾有權知曉政府採購專案的詳細情況,包括招標檔的具體要求、評審標準以及中標理由等。唯有如此,才能對政府的採購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但在此次事件中,這些關鍵資訊在事件爆發初期並未及時、全面地向公眾公開,無疑加劇了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另外,面對突發危機事件,政府的應對機制也有待完善。從事件發酵至今,政府相關部門的回應和處理速度較為遲緩,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輿情持續升溫,負面影響不斷擴大。政府在危機應對方面,應更加迅速、果斷,及時發佈權威資訊,主動回應公眾關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以穩定社會情緒。
此次事件已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政府必須以此次風波為契機,全面、深入地檢討採購機制。一方面,要對整個採購流程進行系統梳理,查找漏洞,完善制度,切實提高採購工作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應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其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確保採購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妥善執行。
陳嘉信與許正宇會見傳媒,無疑是政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一步。但後續更需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整改的決心和成效,讓公眾看到政府切實改進工作、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重塑政府在公眾心中的形象,重拾公眾對政府的信任。
本網評論員 卡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