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發網誌表示,加強規管持牌放債人的公眾諮詢期本月22日截止,特區政府因應外傭過度借債而對症下藥提出6項主要措施(見表),包括還款期不得長於僱傭合約、要得到諮詢人同意,以及按每月收入限制借款額等。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就隨一名外傭到財務公司借錢,直擊財仔放債相當「疏爽」,輕易已能借到2萬元,來港僅半年或合約即將到期的外傭也「無任歡迎」,甚至有職員慫恿外傭申請財務公司發行的信用卡套現,以及拉僱主落水,未經知會僱主同意就將僱主列為諮詢人。不少僱主反映外傭借債後一走了之,累他們被大耳窿滋擾。

外傭借債問題有多普遍?根據財庫局的統計數據,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間,外籍家庭傭工的無抵押個人貸款高達166億元,交易共87萬宗,其中2023年按年增13.2%至60億元,佔全港每年申請宗數逾四分之一。
專設外傭借款櫃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就陪同一名外傭May走訪中環兩間財務公司,發現不少財務公司專設外傭借款櫃位,由南亞裔職員接待。一名職員向外傭解釋,申請借債手續十分簡單,只需提供香港身份證、護照、僱傭合約及住址證明,三天內即可完成批核。至於擔保人一欄,職員更直言「隨便填僱主名就可以」,完全不需獲得諮詢人同意,僱主懵然代為孭債。

外傭借款需要通過還款能力測試嗎?職員表示不需要,而且只有下限、無上限,「最低借2萬港元,分8個月攤還,每月還款約3,000港元。」以目前外傭最低工資每月4,990元計,每月還款額佔月入近七成。當被問及利息如何,職員更笑稱:「好平息,年息僅十多厘,保證一定還得起。」
記者在現場遇到一名剛完成借貸手續的外傭Candy,她竟主動上前向May搭訕,極力游說May借錢:原來若May成功借錢,Candy能獲介紹費。Candy更自爆身世說,在家鄉育有四名孩子,她早在當地借到周身債。來港僅六個月,在同鄉的教路下,早前已成功從財務公司借到2萬港元。

「還不起就返國」一走了之
Candy還透露,不少外傭已將借貸變為財路,利用財務公司提供的介紹費,每成功介紹一名同鄉借錢,便可賺取1,000至4,000元不等的介紹費。她之後再游說May:「借啦,僱主完全不知情。怕什麼?僱主每月畀近5,000元人工,扣除3,000元還款,還有錢剩下來,還不起大不了就辭工返國,一走了之。」

Candy進一步推銷「有錢唔借就笨」的理論,她稱在香港借錢太方便,只要在網上借貸平台按下幾個鍵,「應急錢」隨即到手,不用任何抵押和擔保,比在菲國「查家宅式」的借錢方式,非常親民。而且,財務公司對外傭十分大手筆,可以申請財務公司發行的信用卡套現最多20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調查期間發現,外傭圈子裏借債早已司空見慣。一些外傭甚至將借錢視為「文化」,有人坦言:「借錢度日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在網上的外傭群組中,不難發現有人因無力償還數萬元借款,獲同鄉建議「快走佬回國!留大筆債讓僱主處理。」
「姐姐」借10萬蚊再高息放數給同鄉
「外傭借貸已經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不少僱主俾佢哋搞到一身蟻。」徐太太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外傭(俗稱「姐姐」)濫借現象普遍,她過去十年先後聘用5名外傭,全部均借到一身債,連累徐太太家無寧日:從首位外傭離職後,利用徐太太舊居地址申請貸款,到最近一名外傭將借來的10萬元,以高息「借上借」給同鄉。徐太太說:「外傭爆煲就一走了之,大耳窿淨係識搵僱主做替死鬼。」她支持特區政府加強監管,堵塞制度漏洞。
徐太太過去十年聘用5名外傭,全部以借貸失蹤告終。第一位外傭向財務公司借錢被她揭發:「當時我們剛搬屋,舊居的新業主聯絡我話收到一封唔屬於新業主的信件,我不以為意拆開,先發現是財務公司寄來的催款通知,上面寫住借款人竟然係我的外傭。」
經過一輪興師問罪,外傭承認向財務公司借款2萬港元,寄返菲律賓家鄉買地建屋,每月還款3,000多元,相當於該名外傭八成月薪。徐太太質疑對方的誠信,憤而將她解僱。然而,她之後聘用的4名外傭,全部瞞着她向財務公司借款。
僱主倡欠債外傭限制出境
最令她氣結的是最近被炒的外傭愈借愈多,甚至將借來的錢用作本金放貸予在港的同鄉,利息高達幾十厘,「無意間發現佢好緊張拎住一本簿仔講電話,於是趁佢行開望一望,發現原來係一本『放數簿』,裏面記錄每日放款金額,有幾百、一千甚至一萬。」徐太憤怒地批評,無抵押貸款太寬鬆,助長外傭「借上借」。「外傭今日借一大筆錢,翌日就離境,累僱主被大耳窿追債。」

她支持特區政府加強監管無抵押貸款,並建議政府部門之間加強合作,例如入境處與金融機構共享資訊,對欠債外傭設置出境限制。
行內人:有財仔開跨境公司避監管
為免過度借貸歪風蔓延,特區政府建議修訂放債人條例。從事放貸業務多年的陳先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外傭濫借問題也令部分財務公司出現呆壞賬,業界普遍支持政府修例。然而,另一邊廂也有零星從業員試圖鑽空子,「為了逃避香港的嚴格監管,部分財務公司已開始在外地如菲律賓或印尼等設立公司,在香港進行放貸業務,但合約上貸款方卻變成海外公司,不受香港特區政府監管。」他促請政府修例時,堵塞有關漏洞。

陳先生坦言,過往財務公司對外傭的借貸條件極為寬鬆,「基本上,有身份證就可以借錢,因為還唔到,僱主會上身,外傭閒閒地借2萬至4萬元無問題。」他指出,表面上財務公司聲稱的年息10%,實際利率往往高達18%至25%,更甚者,「例如借2萬元,實際到手可能只有1.8萬元。」
舊債未清竟慫恿碌卡借新債
財務公司還設計一套「借上借」的機制,每當外傭還款時,職員會主動提供更高金額的貸款,以及發放信用卡,慫恿她們透過信用卡套現,「例如每次套現5,000元,已收取300至500元手續費,逾期還款又可再收取高昂利息。」
國際家政服務業持續發展聯會會長林夏瑤批評外傭借債門檻極低,無須住址證明或其他文件,導致有大量虛假資料申請的現象。曾有外傭利用同鄉身份證或假地址借債,最終追債滋擾卻落在無辜僱主身上。
她支持政府修例,並建議建立中央信貸資料庫及黑名單制度,讓僱主能查閱外傭的借債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