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深港科學家 串門打「飛的」
作者:王錦坤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7-14 09:16
【識港網訊】試想這樣的場景:深港科研人員乘坐低空交通工具,半小時內穿梭於兩地實驗室,讓創新思想隨航線快速碰撞——這一構想被視作「一園一城」聯動在低空維度的重要延伸,為人才流動裝上「空中引擎」。在光明科學城,該場景即將成為現實。

【識港網訊】試想這樣的場景:深港科研人員乘坐低空交通工具,半小時內穿梭於兩地實驗室,讓創新思想隨航線快速碰撞——這一構想被視作「一園一城」聯動在低空維度的重要延伸,為人才流動裝上「空中引擎」。在光明科學城,該場景即將成為現實。

日前,「打造『科學家航線』,共建『深港低空科技融合走廊』」研討會在河套深港國際科技園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與光明科學城(「一園一城」)的「雙輪驅動」,正在重塑大灣區創新地理,也為低空科技走廊建設提供廣闊的應用前景。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撐,「一園一城」已形成聯動發展機制,並共同探索科研要素便捷流動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科學家航線」的構想成為研討會上的焦點。該構想着眼於突破地面交通限制,計劃運用eVTOL等低空科技,為深港科研人員提供更快速、更靈活的空中通勤選擇,從而顯著提升兩地科研合作與交流效率,讓創新思想與人才在深港之間「飛」得更快、更暢。

在光明區的產業藍圖上,低空經濟占據着重要地位。這裏正構建覆蓋研發設計、高端製造、場景應用、綜合服務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集聚了美思先端、欣旺達等龍頭企業,宏大航技、覽翌航空、質元科技、宇田新材料、深科翼飛等低空領域新銳也相繼落子。同時,光明區正規劃eVTOL起降點等新型基建,為低空技術落地提供物理支撐。

政策、設施、場景、要素,缺一不可。光明區在會上亮出支持舉措:強化政策協同與規則銜接,完善光明區低空經濟專項政策,與河套深圳園區共同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規則體系,落實低空飛行券等刺激措施;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託材料基因組、超算二期等大科學裝置,建立「一園一城」低空科技研發專用機時申請通道,便利關鍵技術攻關;同時,聯合拓展多元應用場景,協同河套深圳園區,在物流配送、城市巡檢、低空文旅等基礎上,試點跨境低空物流、「科學家航線」通勤擺渡、聯合應急救援等特色應用。此外,光明區持續深化要素流通,利用河套深圳園區跨境優勢,推動設立「一園一城」雙幣創投基金,探索建立低空科研數據安全共享機制。

未來,在深圳上空,不僅有無人機划過的軌跡,更有「深港低空科技融合走廊」描繪的未來圖景。從河套到光明,從實驗室到產業園區,當科技為空間拓展出「空中維度」,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想象空間,正隨「科學家航線」一起展翅翱翔。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