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地處深圳龍崗的吉華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如今是全國知名的玉石文化產業聚集地,這裏聚集了玉雕廠500餘家、玉器門店480餘家,從業人員近萬人,構建了從毛料交易、設計生產到終端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年產值達30多億元。作為一項傳統技藝與藝術傳承,吉華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已經連續19年承辦文博會分會場,成為「永不落幕的文博會」典範。
2025年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分會場正式開幕。深圳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紅兵,龍崗區副區長張玉慶,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發展合作處處長謝昭華出席。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及龍崗區、吉華街道有關單位領導參加了開幕式。
本屆三聯分會場為期7天,聚焦玉石文化傳承與數字化轉型,圍繞「玉文化+體驗+交易」核心定位,設玉雕精品展、雕刻體驗活動、文創直播、毛料交易、創意集市以及精品評選6大主題活動,充分展示三聯玉石產業在文化、技術與市場融合發展方面的新成果。
由ai創作的玉雕概念圖
開幕現場,龍崗區水晶玉石產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發布過去一年來的階段性成果,「全民玉雕藝術普及服務」計劃正式簽約啟動,原石採購、職業培訓、文創推廣等多個項目完成集中簽約。以AI設計為核心的數字化生產成果也在開幕式現場亮相展示,多家機雕工廠同步發布AI設計成品樣品,展示AI圖稿如何轉化為批量化雕刻產品。這一融合模式已在產業中落地應用,成為三聯推動玉雕標準化、規模化的新路徑。
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分會場已連續舉辦十九屆。園區面積7.9平方公里,聚集玉雕廠500餘家、玉器門店480餘家,玉文化從業人員近萬人,構建了集原料交易、設計生產、終端銷售、文化傳播、人才培養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近年來,分會場持續創新,聚焦數字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推動玉雕技藝進校園、AIGC智能設計落地、玉文化進社區等項目落地,在人工智能設計、數字轉型應用、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探索出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形成集展、銷、育、研於一體的多維文化服務體系。
如今,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已經成為全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其發展彰顯了基層治理與產業發展互促共融的成效。三聯隧道、興業路等片區主幹道陸續打通,吉華實驗學校順利開工,三聯郊野公園提級建設,三聯社區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穩步推進;區街兩級政府先後支持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成功申報深圳市文化產業園區,推動建成國家級技能競賽實訓基地,協同打造了涵蓋黨建引領、統戰創新、職工服務、技能培育、教育實踐等多功能陣地;總工會在此組織實施的「玉雕工匠矩陣培育計劃」,也成為推動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實踐。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將以打造玉石文化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和構建特色玉石文化消費商圈為目標,以全新的姿態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