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春天,萬物復蘇,正是遊園賞景的好時節,來北京故宮就可以把中外著名園林一次看過癮。由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故宮博物院及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正在火熱展出,從中國古典園林的禪意幽深,到歐洲宮廷花園的華麗恢弘,再到日本雅緻庭園的寧靜美學,一場跨越時空的園林藝術之旅正在紫禁城內徐徐展開。
香港賽馬會(馬會)與故宮博物院去年5月在北京簽署了為期5年的《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合作框架協議,在香港、內地及全球層面宣傳弘揚中華文化,並培養藝術科技人才。
(從左至右) 國家文物局交流合作司(流失文物追索返還辦公室)司長溫大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李如生,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黃嘉純,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顧玉才,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館長詹姆斯‧容度,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凡爾賽宮首席策展人伊莉莎白‧梅森內,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出席在北京故宮舉行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開幕禮。
該合作框架協議包括保護和修繕承乾宮、舉辦馬文化或宮廷相關主題展覽、在京港兩地舉辦交流互鑒展覽項目及相關的教育活動、舉辦數字展覽和快閃體驗、加強內地和香港文化科技人才培養等。此次「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便是其中的重要項目。
這次的合作也彰顯了馬會致力弘揚中華文化,以協助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本次展覽適逢故宮博物院成立100周年,亦是馬會成立140周年「與你並肩·昨天·今天·每一天」慶典活動之一。
展覽既立足中國古典園林,又收入了全球園林文化。
中華園林對話世界美學
由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故宮博物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於3月31日在北京故宮舉行開幕儀式,展覽於4月1日至6月29日在故宮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展出,並計劃於稍後至2026年7月先後移師蘇州博物館及寧波博物院,並在香港藝術館進行最後一場展出。
觀眾可以同時看到古今中外的佳品、藏品。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在展覽開幕式時表示,全球文明倡議提出以來,故宮博物院透過系統化、多維度的創新實踐,積極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際對話交流合作的創新模式,「希望本次展覽在促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黃嘉純致辭時表示,展覽結合數字化互動技術。
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黃嘉純致辭時表示,展覽結合數字化互動技術,生動呈現中國園林雅事的魅力,「我十分期待展覽於明年在香港舉行,讓市民增加對國家的歷史文化認識,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計劃於2026年在香港藝術館展出
除了在北京現場看「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外,市民亦可於故宮博物院網頁上觀賞到部分數字展覽內容(www.dpm.org.cn)。機會難逢,萬勿錯過!
集中外各國逾200件/套展品
本次「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彙集了中外各國藏品,共有200餘件/套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展出,其中包含中國歷代名家書畫、清宮舊藏文玩珍品及古典家具,也有西方名作,比如油畫、雕塑、日本浮世繪、波斯細密畫等,觀眾可以同時看到古今中外的佳品、藏品。
本次展覽分為六大單元。圍繞「雅集」「鑒藏」「遊山」「靜修」「觀花」「暢音」六項中外園林中的典型園事,巧妙將園林景觀與文學、戲劇、歷史典故等元素相融合,既立足中國古典園林,又收入了全球園林文化。
展覽得到了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法國凡爾賽宮殿、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天津博物館的支持,有約70件寶貴文物來自他們。
此外,展覽以郎世寧的《花鳥圖冊》為靈感,為觀眾打造出沉浸式文創展廳,包括數十款園林主題文創產品,其設計靈感均來自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綠色緞繡桂兔金皮球花紋花神衣、莫奈的《睡蓮》、葛飾北齋的《桔梗與蜻蜓》以及亨利·弗萊徹的《十二月花令》等珍貴藏品,絕對會讓人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