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七一視察香港時,對特區政府及各界提出「四點希望」。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希望做好「當家人」,落實香港國安法及國民教育等方面,守護學生的學習質素;要為「十四五」規劃下八大中心做好人才建設,打好學生的創科基礎;要推進全方位學習、為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等工作;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自覺地守護國家安全。她說社會各界的目標都很清晰,就是教育要為香港培養愛國者。
蔡若蓮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要為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要從小培養國家觀念。記者 馮俊文攝
配合國家發展優化STEAM教育
蔡若蓮表示,去年施政報告正是圍繞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訂定各項重要措施。在提升治理水平方面,她希望通過學校管理、教育局運作,努力做好「當家人」、「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她特別提及,落實香港國安法、國民教育時,學校有責任做好「當家人」,守護學生的學習質素,以及健康成長。面對人口下降情況,局方要做資源整合;而當學校面對收生不足,要有各項不同的措施去應對,包括全面推進小班教學、合併重置等。
增強發展動能方面,蔡若蓮說「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需要建設人才以支撐發展。局方在高等教育、職業專業教育推出不同措施,包括增加研究生學額、引進科研人才等。要配合國家發展需要,中小學課程優化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教育,為學生打好創科基礎,配合社會發展動能。
提升教師專業使家長更信任
在排解民生憂難方面,局方推進全方位學習、多元出路,並推動內地交流考察,以建立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及愛國價值觀。「年輕人看到國家,以至是整個世界,天地將更廣闊。」她重申要做好教師專業的提升,令教師團隊更專業,家長更為信任。
在共同維護和諧穩定上,蔡若蓮希望學生從小培養國家觀念,對自身的民族及文化有所認知、認同,自覺地守護國家安全,這對未來社會的繁榮穩定非常重要。她說:「因為每一個人都愛護自己的國家,每一個人都想自己的國家好,自不然社會將更有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一年過去,她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不變」與「改變」。她認為,不變的是教育永遠都有新鮮事,存在各種挑戰與困難,如價值觀方面的問題,就來自科技發展、社會發展等四方八面。
不過,蔡若蓮感到這一年社會有所「改變」。她說現在問題雖然仍然多,但是大家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為香港培養愛國者。在這個大前提底下,大家的「分歧」是怎樣做、做多少才算好。社會各界都明白,香港要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要行穩致遠,必須有一代又一代的愛國者,才可以有下一個梯隊去傳承,而在這個一致的目標下,要凝聚社會力量去支持教育,令大家更團結。
公民科成功落地
全速推進內地交流團
教育局在2021/22學年起,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包括推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蔡若蓮表示,下一學年將會有該科目的考試,認為科目已成功落地,教材資源與教師培訓均可順利地開展。當中「最大工程」便是學生到內地考察,她說,2月全面通關後,局方全速推進內地考察活動,又透露9月起局方更會提供廣東省以外的交流團讓學校選擇。
首個公民科高中生內地考察團今年4月出發廣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二)和蔡若蓮(右)在高鐵與參與師生交談。資料圖片
蔡若蓮說,目前為止已有逾200間學校在8月前讓45000位學生完成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地考察。無論是學校、教師、教育局、內地部門、接待單位等,都為此付出很大努力,幸好局方收到的回應都是非常正面。如果未來時間更充裕,師生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交流時間亦可更長。她透露,局方會在9月開展交流活動的下一階段,提供廣東省以外的交流團讓學校去選擇,例如福建、上海、廣西、遼寧等,不過亦要視乎學校報名情況、時間。
讓學生有系統認識國家
蔡若蓮強調,在愛國主義教育上,教育界是責無旁貸,要落實愛國者治港,教育界要培育愛國者。不過,她同時指出,培養愛國者的最大挑戰,除了學校教育外,就是網絡世界複雜、人工智能高速發展,讓真假資訊混合在一起。香港是開放、多元的社會,不同價值觀都在交流、踫撞,學生要面對全世界不同文化的衝擊。她指,接下來教育界除要鞏固以傳統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價值觀教育外,同時要加強資訊科技上的素養。她說家長的配合都很重要,要多了解全方面學習、多元出路的內容,同時希望家庭做好抗疫力、情緒管理,希望讓學生成為愛國者,在心靈、德智體群美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在愛國主義教育上,亦要與內地對接,要加強學生對國家地理、歷史、文化、國情、最新發展及成就的了解與認識。蔡若蓮說,初中課程內,中史科是獨立必修的科目;至於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有三個單元,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讓學生有系統地去認識國家;中國語文則加強經典篇章的閱讀。
為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教師交流,教育局一方面推出內地老師交流計劃;另一方面本港新入職老師、晉升的老師、新入職校長都會到內地培訓,希望令兩地教師有更多交流協作。
以「軟着陸」為目標
應對學生數目下降
特區政府去年公布全年只有36953名嬰兒出生,數字為過去30年最低。蔡若蓮承認,現屆政府無可避免要面對結構性的人口挑戰,更料未來幾年學生數目會有斷崖式下降,局方希望以教育界「軟着陸」為目標,推出各項穩定性措施,包括重置不同地區的學校、鼓勵理念相同的學校合併以集中資源、全面推進小班教學等,以減少對業界的衝擊。
鼓勵學校合併
蔡若蓮坦言,本港的出生率較低,而這是結構性的人口問題。她估計本港學生數目會繼續下降,進一步分析說:「現在雖然只是(學生下降)『暗斜』,但未來幾年將會有斷崖式、頗急的『斜坡』。幾年會不見萬個學生。」
目前,教育局以教育界「軟着陸」為目標,不希望人口挑戰帶來了很急速的變化,並推出各項穩定性措施,包括停辦新學校。蔡若蓮解釋說,如果有新的發展區,當局也不再開辦新學校,而是以用重置方法,讓學齡人口過盛、學額太多的地區、老區學校,讓他們競逐這些新區的辦學權。
她續說,若果相同辦學團體、理念一致的學校,局方會鼓勵他們合作,將兩間學校合成一間,更集中資源去做好教育;局方也會推動鄰區調撥的方式,以減少個別地區突然要增加許多班、個別地區則要減少許多班的情況。
全面推小班教學
蔡若蓮又表示,局方會全面推進小班教學,即是25人一班;小學試行減少「叩門」位;中學每班學生數目,現屆政府都不會恢復34人一班。她說凡此種種措施,都希望減少學齡人口下降對學界的衝擊。然而,她說承認即使局方做了這些工作,有些學校收不到足夠學生,即小學一級收不到16名學生、中學收不到兩班共26人,都要另覓發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