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教大生製教材學勞動防變「港孩」
2023-05-15 11:47

【識港網訊】現代社會生活條件進步,不少新世代的兒童受到家人過分呵護,養成被寵壞的「港孩」性格。就讀香港教育大學的準教師周音孜,針對此情況開始創業項目,透過開發和設計一系列的勞動教育教材,讓兒童能透過烹飪、種植、房間清潔等體驗式學習,培養自理能力及奉獻精神,現時已成功與內地多所公立學校合作,開始給逾千名學童使用,未來亦希望引入香港的學校,並與中華文化和國民教育結合。憑着此突出表現,讓她成為本年度教大「校長嘉許計劃」創新與科技範疇嘉許狀的得主。

來自內地的周音孜現就讀教大中國語文教育學士三年級,她接受視像訪問時分享指,留意到不少新世代孩子在家長過度照顧下變得驕縱及缺乏自理能力,加上近年國家提倡要弘揚勞動精神,而市面上教師水準卻參差不齊,缺乏從業準則,促使她萌生推動勞動教育的念頭,希望能幫助家長好好培養孩子。

藉煮飯清潔「實境」升自理能力

她介紹說,其實勞動教育與香港的家政教育近似,其設計的教材共有20個單元,涵蓋烹飪、種植、清潔衞生、整理收納及修理5大板塊,分別涉及煮飯、下田種植、房間清潔、書桌整理及簡單維修等,各單元分成四大學習階段,讓學生透過在真實場景的學習和親身體驗,提升自理能力。

以烹飪作主題的「奇妙廚房」教材為例,其旨在教育兒童從《論語》、《禮記》中學習飲食禮儀,並學會煮飯和營養烹飪。

周音孜指出,教材特別加入中華文化元素,讓學生邊學習生活知識,並了解中國詩詞,與國民教育的策略不謀而合(教材截圖)

周音孜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帶領4歲至7歲兒童認識廚具,參與如擇菜、洗菜等簡單的家庭烹飪,及學習傳統進食之禮;第二階段教導8歲至9歲兒童學做涼拌菜式,掌握如加熱饅頭、煮水餃等蒸煮方法,並且學習《周禮》的傳統待客之道;第三階段就進一步讓10歲至12歲兒童學會做兩三道家常菜,如番茄炒蛋、煎雞蛋等,同時懂得設計營養食譜,及學習《禮記》的傳統宴飲之禮;至於第四階段則要求13歲至15歲兒童設計一日三餐食譜,能獨立烹調家庭餐等,同時學習《論語》中談及的飲食健康搭配。

周音孜提到,教材獲內地一些地方教育局、大學及專家推薦宣傳,現時正與8所公立學校合作,讓逾千名學童使用。她引述不同持份者的反饋意見指,小朋友都十分歡迎和期待上這樣的勞動課,家長亦明顯看到孩子的進步,例如有子女在烹飪課後會主動在家為父母煮番茄炒蛋,實踐效果不俗,而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也表示出肯定態度。

冀教材擬推廣至星馬等地

她表示,自己在教大讀書3年,發現不少香港家長傾向集中培育孩子的興趣及才能,卻忽視其自理能力,一些「港孩」缺點與內地孩子近似,故計劃將勞動教育教材引入香港,使本地小朋友也可學習煮食、園藝、收納等生活技能,並增強抗逆力,塑造正向品格。

此外,教材加入中華文化元素,讓學生邊學習生活知識,邊了解中國詩詞經典,她希望能將之與香港的國民教育內容結合,讓本港學校推行使用,長遠更打算推廣至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