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林沖被誘騙,持刀誤入白虎節堂,高俅想藉開封府的刀砍林沖的頭。這時,林沖的丈人張教頭買上告下,使用財帛,要救林沖性命。林沖刺配滄州牢城,董超、薛霸押送林沖出開封府,林沖的丈人和眾鄰舍在府前接着,到州橋下酒店裡坐定,翁婿之間此時有一段對話,明萬曆袁無涯刻本眉批曰:「此一番往返語,情事淒然,使人酸涕。」金聖歎的眉批曰:「一路翁婿往復,淒淒惻惻,《祭十二郎文》與《琵琶行》兼有之。」他們都看出了這段對話中傷情傷別的內容,但卻沒有看出,這段翁婿對話不經意之間寫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當林沖對泰山丈人說要休妻之時,張教頭也就是林沖的丈人,說:
賢婿,甚麼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便取了我女家去,並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便要見也不能彀。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並衣服與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
這個特別愛惜林沖,看重林沖的教頭,因為敬重林沖是條好漢,所以把女兒嫁給他;把女兒嫁給好漢,又當然是愛女兒。此時,林沖倒霉,他愛惜林沖的方式就是為他保存一個家庭,為他保護他的家小;而他愛女兒的方式,便是在女婿充軍發配時,將女兒領回家去,養起來,保護起來,不讓她受到高衙內的騷擾。
張教頭的這番話,說了三個意思,分別針對三個人:
一是對林沖,是理解,並不責怪,這場大禍,乃是天年不齊,而非自作自受,去滄州後,休要胡思亂想,「我自頻頻寄書並衣服與你」。只顧放心去,早晚天可憐見,回來後,依舊夫妻完聚。──這是丈人做得好。
二是對女兒。女婿刺配滄州牢城,他就接女兒回家過活,並且連錦兒也接去,三年五載,養贍得她。──這是父親做得好。
三是對高衙內。張教頭為甚麼要接女兒回家過活?就是為了防止高衙內騷擾,接回家去後,不叫女兒出入,讓高衙內連面也見不着。──這是做人有骨氣。
他明確告訴林沖說:「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
甚麼東西「都在老漢身上」?
兩個:一是林沖老婆,二是高衙內。
──老婆我替你養着,危險我替你擔着。
這個「老漢」,年歲一大把的人,垂暮之年,竟能大包大攬,天塌下來了,他衝上去頂着。把他和正當壯年的林沖一比,還真把林沖比下去了!
不客氣地講,林沖自始至終,他都只擔心自己:
先是擔心自己的名譽受損;
後是擔心自己的前程被毀;
現在是擔心自己的性命被害。
而張教頭淳樸,他從一般人情之常上考慮,以為林沖此時最擔心的是兩樣:
一是妻子在自己離開之後的生活;
二是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
所以張教頭一邊保證接女兒回家養着,解決女兒的生活問題;一邊又擔當起保護女兒不受高衙內騷擾的重擔。這恰是林沖此時急於卸下的重擔。
林沖接着對丈人說道:
感謝泰山厚意。只是林沖放心不下。枉自兩相耽誤。泰山可憐見林沖,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
甚至在遭到張教頭拒絕,眾鄰舍也都紛紛說不行時,他發了一個毒誓:「若不依允小人之時,林沖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
金聖歎在此下批曰:「截鐵語。」
林沖截鐵,張教頭無奈。但他仍然堅持,他說:
「既然恁地時,權且由你寫下,我只不把女兒嫁人便了。」
金聖歎在此下又批曰:「截鐵語。」
林沖截鐵,是截幾載夫妻之情;張教頭截鐵,是決不屈服!
他不是不向林沖屈服,恰恰相反,他是在為林沖着想,是在維護林沖的生活,維護林沖的家庭,維護林沖的世界。他是不向這個邪惡的世道屈服,不向高太尉高衙內屈服!
此時,林娘子號哭着尋到酒店。按說,林沖本該好言安慰,但是他卻告訴她,已寫好了休書,並說:「萬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頭腦,自行招嫁,莫為林沖誤了賢妻。」
林娘子聽罷,大哭,說:「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污,如何把我休了?」
還是丈人張教頭真英雄,他說:
我兒放心。雖是女婿恁的主張,我終不成下得將你來再嫁人?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來時,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終身盤費,只教你守志便了。
我們想想,假如張教頭有一絲夤緣攀升趨炎附勢的念頭,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女兒,林沖又自願退出,他不正好可以將女兒嫁入高家,從此和頂頭上司高太尉成了兒女親家,他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但是,他就是決不屈服!寧願讓女兒守寡,絕不向衙內屈服!
有此等父親,才有此等女兒。林沖走後,在張教頭的保護支持下,林沖娘子誓死不從高衙內,自縊而死,這位垂暮老人,也隨之而去!
林沖丈人張教頭,這是一位隱藏在《水滸》之中,數百年無人識破的大英雄!
______________
上文摘自《江湖不遠——《水滸》中的那些人》。
關於作者
鮑鵬山,文學博士,學者、作家,上海開放大學教授,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主講《鮑鵬山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光明日報》、《中國週刊》、《儒風大家》、《美文》等報刊專欄作家。 出版《風流去》、《孔子傳》、《孔子如來》、《中國人的心靈》、《鮑鵬山評點水滸傳》、《論語導讀》等十多部著作。作品入選全國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及其他各類大學、中學語 文教材。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3/29/010113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