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巡查旺角及上水一帶藥房,發現一藥難求的現象普遍,由止痛退燒藥,蔓延至川貝枇杷膏、潤喉藥品、腸胃藥等。其中,最缺貨的是某一熱門牌子的止痛退燒藥,連帶其他牌子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燒藥,售價也被炒至天價。
記者採訪的十多間藥房中,約一半藥房表示該牌子的止痛退燒藥缺貨。有貨的藥房卻以天價發售,該款原價70元的特效30粒裝藥物,最少150元才有交易,更有藥房開價300元。職員還稱:「我哋已經盡量平賣,呢段時間入貨價都貴,要畀多啲先有貨攞,無計。」
牙痛藥當止痛藥推銷
一間藥房更離譜,職員「推介」記者改用另一隻同樣含「撲熱息痛」的止痛退燒藥,「呢個48元一盒咋,同必理痛療效差唔多。」但記者細心一看,原來這盒藥是止牙痛的藥物。
不少藥房見熱門牌子缺貨,便賣其他牌子止痛退燒藥,但售價同樣貴一倍,平日只售5元至10元一板(10粒)的散裝港產止痛退燒藥,價格升至12元至20元不等;而盒裝藥平日只售約30元,多數藥房現以59元發售。
居於葵涌的基層市民許先生去年3月曾感染新冠病毒,當時他靠食止痛退燒藥、連花清瘟膠囊及飲維C片沖劑痊癒。近期每日疫情持續高企,他擔心再次確診,故想常備成藥「看門口」,誰知在住所附近幾條街逛藥房都空手而回,「要麼是藥物被搶購一空,店員表示要等下批來貨,要麼就是藥物貴到飛起。」
盼政府派藥紓緩恐慌
他表示:「奇怪咁貴都見到有人買,有人更一次過買十幾隻維C片。」無錢與其他人搶購的許先生,家中成藥已吃光,擔心萬一家中老小「頭暈身熱」無成藥應急,「驚自己或其他屋企人感染而沒有藥,尤其是小朋友,希望政府能夠提供足夠的藥物,或者盡快派必備的藥物予我們。」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近日有街坊向他們反映買不到藥物,他們感到恐慌,「現時藥物都唔夠,好想買退燒藥、感冒藥等備用。」他指出,藥物因搶購而出現炒價,有基層低收入家庭無法承擔「炒價」而買不到藥。
連瑋翹指現時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嚴重,有長期病患的長者想去普通科門診求診,卻發現預約困難,再加上市面難以買到成藥,令他們更加恐慌。他建議政府確保有足夠的門診名額供基層市民預約,例如轉介至中醫、私家醫院等,「可以見醫生,之後有藥拿肯定沒有那麼害怕。」
同時,他建議政府在多個途徑向市民提供藥物,包括考慮向低收入家庭或較缺藥地區的居民派藥,「有助巿民回復信心,不再恐慌而搶藥。」
藥劑師:服藥5天未癒須就醫
香港疫情持續,巿面湧現止痛退燒藥搶購潮。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昨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除止痛退燒及止咳藥外,近日同時多了人購買止瀉藥,相信與有傳近期病毒會引致肚瀉有關。他指,個別含「撲熱息痛」成分的品牌供應較為緊張,但其他品牌仍然供應穩定,呼籲市民不要囤積太多藥,以一個人計有10至20粒止痛退燒藥已足夠。
張德榮表示,個別品牌止痛退燒藥的供應緊張,除因新年假期令運輸延遲外,亦與多了市民買藥有關。至於供應何時才可回復正常,則仍要觀察多兩天。他指,本地有藥廠生產含「撲熱息痛」的藥物,據了解藥廠已提升生產力,未來一兩個星期應可有較多供應。惟巿民或要買藥寄回內地的需求,相信或要一段時間才會有充裕供應。
對於有藥房把盒裝的止痛退燒藥拆開以散裝發售,他認為這是權宜之計,讓更多人買到,「若買散裝藥物,應要求查看藥物原本包裝,確保是註冊藥物。」他提醒市民不應買水貨藥。
診所止痛退燒藥充足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在同一節目上指出,私家診所和公立醫院有足夠的相關藥物,存量夠用5至6個月。他表示,市民買藥「看門口」無可厚非,但只需儲備5天分量的藥物已足夠,無須過分囤積,「其實5天(儲備)已經足夠有餘,(服藥)5天還沒有病好,如果病情還是嚴重,真的要睇醫生。」
他亦呼籲市民不宜買散裝藥,或購買時要求藥房提供原裝盒查看,因為散裝藥不知來源,亦不知儲存期間有否問題,影響效用。
另外,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表示,他曾有向家庭醫生了解,顯示診所不缺止痛退燒藥,只是市民在坊間買不到藥。他又指,市民有需要可自行服用撲熱息痛藥物,但不應因服用成藥而延誤治療,若服藥後病情無改善應盡快求醫。對於內地出現缺藥情況,林哲玄表示,內地是撲熱息痛藥物最大生產地,相信現時情況屬短暫問題,「好快會追返上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