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推動香港經濟向復甦之路邁進
作者:安心   來源:識港網    2022-09-19 20:01
在來自新加坡等周邊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僅依靠服務業帶動經濟增長的局面難以長期持續,需要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構建創科中心為目標的北部都會區亟待突破常規,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快速推進,成為香港新的增長極。

近期來香港經濟有關資訊有喜有憂,先看一則「壞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18日發表司長隨筆稱,本年度的財政狀況將較預期差,估計本財年將錄得超過1000億港元赤字,遠高於今年初預算案所估算的563億港元,將是歷來第二高的財政赤字,僅次於前年2325億港元赤字的歷史紀錄。也有一則好消息,加拿大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近日發佈《世界經濟自由度2022年度報告》,香港位列全球第一,也是香港連續20多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這表明香港仍是全球對資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喜憂參半,危中有機,正是現今香港經濟面臨的真實現狀,當下之急,是將香港經濟快速推向穩定復甦之路。

 

精准抗疫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複常

   香港第五波疫情曠日持久,各界唯恐抗疫和經濟失衡,憂心忡忡,好不容易才略有放寬,市民不想走上「一刀切」收緊限聚措施的「回頭路」。 有聲音促請港府改為「0+7」方案,希望能夠通過鬆綁進一步提振經濟。有效管控疫情是穩住經濟大局的最根本,只有進一步擴大疫苗接種,才會有更廣闊的空間,最大程度恢復與境外的往還,穩住經濟、重啟發展動力。的確,港府當務之急,是採取有效措施遏止疫情上升,市民亦切實要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本港才有條件推動對內對外通關,力保競爭力不失。

精准抗疫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複常,是香港目前的現實需要。爭取與內地實現更大範圍、更多人員的通關,以及對海外更大力度的開放,是眾人之期望,也是推動香港經濟復甦的必要條件,這一切都取決於香港疫情控制的情況。安全通關複常的大前提是安全,希望政府將疫情防控的工作做細做實,市民提升對防疫的重視,配合防疫工作,接種疫苗應接盡接。只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持續有效控疫,相信通關的大門必將愈開愈大,力保競爭力不失。

多措並舉緩解企業壓力舒緩民困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再加上美國加息和俄烏戰爭的衝擊,作為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香港無法獨善其身,即使港府推出多輪救市措施,力挽狂瀾,也只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難以推動全面復甦。如此一來,本地經濟可謂處於「黎明前的黑暗」,當下政府須推出更多措施,穩住經濟「基本盤」,防止更多抗逆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在渡過黑暗之前便倒下。擴大消費券發放的規模與範圍,有望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簡化程式,高效推進「2022保就業」、「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商業資料通」、多項稅務寬減(如利得稅寬減、非住宅物業差餉寬減等)和費用減免(如延長豁免或寬減34類政府收費12個月等)等計劃,從緩解經營壓力與提供資金周轉兩方面向本地企業提供支援。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特區政府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正是一個契機。希望當局能夠推出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作為,穩住經濟,進一步促就業,避免發生結業潮、裁員潮。香港經濟基本面相當穩固,只要熬過黎明前的黑暗,必可在疫情結束後強勁復甦,就業問題亦可迎刃而解。

揚長補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金融服務業優勢顯著,但製造業發展仍有不足,圍繞提高自身競爭力為主線,揚長補短協同並進,有助於香港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揚長——發揮連結內外的獨特優勢,鞏固專業競爭力。服務業一直是香港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但隨著邊際增長逐漸放緩,其核心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增強。香港背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彌補了發展空間受限的劣勢,需繼續發揮連結內外的區位優勢,深化在服務內地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首選平台、RCEP區域經濟融合、人民幣國際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超級連絡人」作用,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補短——發揮金融服務優勢,助力創科產業發展。近些年,香港製造業佔GDP比重較低,產業結構不均衡明顯。在來自新加坡等周邊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僅依靠服務業帶動經濟增長的局面難以長期持續,需要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構建創科中心為目標的北部都會區亟待突破常規,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快速推進,成為香港新的增長極。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