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戰略性產業集群佈局發佈,深圳有何定位、發展優勢在哪?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21-08-12 10:04
廣東製造業“十四五”規劃日前印發,深圳有15個戰略性產業為廣東佈局的“核心城市”之一

 

 

日前,《廣東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要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並繪製了“十四五”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省的總體空間佈局圖。

《規劃》首次對全省21個城市培育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區域佈局重要程度進行了星級標注。其中,三星標注為核心城市,二星標注為重點城市,一星標注為一般城市,未標星的地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謀劃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規劃》重點聚焦的20個戰略性產業在深圳均有佈局,其中有15個為廣東佈局的“核心城市”之一。

 

重點抓手

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 涉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四五”時期廣東省重點發展哪些產業領域?《規劃》明確,要繼續做強做優戰略性支柱產業,高起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發展未來產業。

其中,戰略性支柱產業是廣東製造的穩定器,需進一步穩定提升,具體包括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石化、智慧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體與資訊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共計十個領域。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廣東製造推進器,將前瞻佈局十大重點領域,即半導體及積體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智慧型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資訊、前沿新材料、新能源、鐳射與增材製造、數位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

未來產業是會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支撐和巨大帶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規劃》聚焦發展前沿領域,提出要積極謀劃培育衛星互聯網、光通信與太赫茲、幹細胞、超材料、天然氣水合物、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等若干未來產業領域。

 

總體佈局

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在深有佈局 還被標注為三星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還繪製了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省的總體空間佈局圖。

為更加清晰、直觀表述和展現各產業空間佈局,《規劃》首次以“三星、二星、一星”分別代表“核心城市、重點城市、一般城市”的方式,標注每個產業在全省21個地市的佈局,為區域優勢資源要素集聚和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謀劃提供科學引導和政府決策支持。

記者梳理發現,《規劃》重點聚焦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在深圳均有佈局,且有15個產業集群被標注為三星。

其中,在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中,深圳在新一代電子資訊、汽車、軟體與資訊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戰略性支柱產業上都是廣東佈局的核心城市,除現代輕工紡織外的其他產業佈局為核心或重點城市。在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中,深圳則全部為廣東佈局的核心城市。

 

深圳定位

20個戰略性產業未來5年的發展內涵有哪些?深圳又將扮演何種角色,發揮那些重要的作用?透過部分重點產業的細分領域發展空間佈局專欄可窺知一二。

積體電路、5G、鯤鵬創新中心,均點名深圳為“產業核心”“依託”

《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廣東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6.6萬億元,形成世界級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集群。以廣州、深圳、珠海為核心,打造涵蓋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的半導體及積體電路全產業鏈。廣東還將以廣州、深圳等為依託打造萬億級5G產業集群,建設高端化智慧終端機產業集聚區。深圳還將重點建設中國鯤鵬產業源頭創新中心,建設全國鯤鵬產業示範區,打造鯤鵬生態體系總部基地。

到2025年,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打造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產業聚集區。其中,以廣州、深圳、珠海、江門等市為核心,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晶片設計和軟體發展聚集區。依託廣州、深圳、珠海做大做強特色工藝製造,深圳定位28納米及以下先進製造工藝和射頻、功率、感測器、顯示驅動等高端特色工藝,推動現有生產線產能和技術水準提升。

 

在深佈局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集群

到2025年,廣東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超過1.1萬億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其中深圳也大有可為。規劃中汽車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佈局顯示,深圳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測試及試驗的重要佈局城市。提出深圳以坪山區為核心建設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支持廣州、深圳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探索自動駕駛示範應用,打造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示範應用案例等。

 

要求深圳重點發展超高清傳輸設備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到2025年,上下游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佈局該集群的地市數量僅有7個,深圳作為佈局的核心城市之一,要重點發展超高清傳輸設備、4K/8K電視產品、智慧機上盒等,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高清視頻技術創新策源地。

责任编辑:huan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