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高壽”作為敬詞,一般用于詢問老人的年齡,也有祝福的含意。
早在半個世紀前,五六十歲就會被問候“高壽”,因為當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大概在四五十歲。現在,隨著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的逐漸提高,“高壽”的適用年齡也在無形中升格。
人們在擔憂老齡化到來的同時,也要看到,長壽已逐漸成為常態。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眾多數據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佔到總人口的18.7%”讓一些人感到擔憂,但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也讓很多人為之興奮。
先來科普一個概念:人均預期壽命,是指死亡率不變的情況下,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但實際上,死亡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平均預期壽命是一個假定的指標。
舉個例子,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真正含義是“2019年中國出生的人口,平均能活77.3歲”。
雖然寫進“十四五”規劃的“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和你我沒有直接關係,可實現它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從出生到死亡、從每一餐吃什麼到醫療社保,都與你我休戚相關。
事關“生”“死”的數據
“夭折”這個詞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説,似乎只存在于古裝劇中,但就在幾十年前,這還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嬰兒死亡率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標之一。1949年之前,我國的嬰兒死亡率高達200‰,也就是説有五分之一的寶寶在襁褓中就夭折了。大約用了20年時間,這一數值降至50‰以下。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981年嬰兒死亡率繼續下降到34.7‰。
隨後,我國的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下降速度更快。城市的嬰兒死亡率由1991年的17.3‰下降到2016年的4.2‰;農村的嬰兒死亡率由1991年的58‰下降到2016年的9‰。
放眼全球,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嬰兒死亡率為6‰,俄羅斯為7‰,德國、意大利、韓國均為3‰,日本、新加坡為2‰,而印度則高達35‰,印尼為22‰,土耳其為11‰。可見我國這一指標已接近同時期發達國家水平。
2019年,我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5.6‰、7.8‰,明顯低于10‰和13‰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
邁過了出生關,兒童成長階段的健康也格外重要。
這其中,疫苗接種成為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了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免疫規劃監測管理體係,實現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的信息係統和疫苗電子追溯的協同平臺對接。2019年,適齡兒童各種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率均超過97%。全國3歲以下兒童係統管理率為91.9%,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為93.6%。
人的壽命,一頭連著“生”,一頭連著“死”。解決“活下來”的同時,也要讓活著的人“晚點死”。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面臨的狀況是:人口出生率為36.0‰,死亡率高達20.0‰,自然增長率為16.0‰,平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屬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傳統型人口再生産類型。伴隨著社會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事業逐步發展,到1957年,人口死亡率已下降至10.8‰,自然增長率升至23.2‰,人均預期壽命升至57歲。
2017年,我國預期壽命達到77歲,比1960年提高了33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5歲,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歲。從2015年到2019年底,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提高了一歲,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目標。
“吃飯”是一件大事
對于千百年來的中國人來説,吃飯一直都是一件大事。
曾經,“能不能吃飽飯”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重要衡量標準。即便在40多年前,那時,我國糧食總産量只有6000多億斤,購買糧食需要“憑票”。“吃飽”對于多數老百姓來説就是一種滿足,因此膳食結構十分單一,以主食消費為主。1978年,全國居民食品支出比重(恩格爾係數)達到63.9%。
從1949年的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70年間,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中國人的飯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與此同時,中國恩格爾係數也在持續下降,從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當“吃飽飯”已不再是問題,怎樣“吃好飯”就成了餐桌上的新問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指出,我國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營養健康問題。
比如,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是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産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于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
此外,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吃好飯”和長壽是有一定關係的。研究表明,長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長壽和預防膳食相關慢性病的重要基石,並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怎樣才算是“吃好飯”呢?中國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對健康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産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制品、適量的谷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這些膳食特點的地區,人群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長壽很重要,健康的長壽更重要
我們在看到人均預期壽命逐年提高的同時,也要關注另一個數據——健康預期壽命。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這個數據的含義也就是説,中國老百姓有8.3年是帶病生存的。
目前來講,我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
根據慢病中心全國死因監測係統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這三種疾病佔到老年人群死亡的70%以上。
按照中國慢病和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58.3%,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19.4%。2014年監測數據,60到69歲的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達到21.2%,70歲以上達到29.9%。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65歲到74歲老年人群全口失牙率達到4.5%。骨質疏松首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群骨質疏松患病率高達32%。可見,中國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是不容樂觀的。
對于國家和個人來説,除了追求預期壽命的增長,更要尋求健康預期壽命的提高。雖然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都能反映時代的進步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但後者的提高更能真實地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真正的生活質量、實際長壽水平和文明的真實高度。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十三五”完成,我們的預期壽命和健康狀況指標在持續改善,想象一下,再過五年,十五年,我們對于壽命和健康的預期是否還會有更高和更加多元的需求呢?人均“長命百歲”是否也不會只是夢想?
原文鏈接: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fortunepro/2021-05/13/c_1127441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