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評論配圖】阻路斷「夢」
作者:小九九   來源:識港網    2021-03-24 09:37

激進示威者經常引用電影《饑餓遊戲》的一句對白: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 正在成為今日香港的真實寫照。持續5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暴,讓香港街頭、商鋪、校園、地鐵站時常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不止經濟上出現了“崩潰”局面,連基本的社會家庭關係也開始走向“攬炒”。相敬如賓的夫妻無法在家討論政治,政見不合的父子無法同處一個屋簷下,街頭偶遇的陌生人只因一言不合就潑油焚身。市民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政治觀點,害怕在光天化日之下開門做生意,入夜之後甚至不敢開窗,否則隨時有無妄之災。

美國政治學家拉塞爾柯克講過一個案例,有一位俄羅斯的自由主義學者在俄國十月革命後,逃到黑海邊上的敖德薩。當時的敖德薩有點類似今日香港,正處於無政府狀態,年輕人組成的匪幫劫持了市內有軌電車,他們在敖德薩的市中心肆無忌憚的高談闊論,隨便向行人開槍,就像在獵殺鴿子一樣,他們甚至僅僅為了一片面包闖入民宅殺人。這位學者得出的結論是,在我們享有正義和自由之前,我們必須要有秩序。
拉塞爾柯克認為,一個人不管獨處還是與他人一起生活,都必須瞭解秩序才能過上像樣的日子。如果我們缺少了靈魂秩序和社會秩序,我們就居住在“陰暗之地”。

時至今日,仍有部分“和理非”不肯出來反對所謂“勇武派”的暴力,認為在年輕人的勇武下才終止了《逃犯條例》修訂,喊著“我們說好不割席”,甚至跟著一班暴徒進入瘋狂的幻想狀態,認為只有真正的“攬炒”才能建立新秩序,獲得真正的自由。

在《浮士德》中,浮士德為了尋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簽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要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幸而浮士德在最後時刻幡然醒悟。但不是人人都有浮士德的幸運,傳說美國傳奇音樂家羅伯特·詹森就在十字路口遇到撒旦,為了成為藍調和吉他大師而簽訂魔鬼交易,因此英年早逝,27歲就被毒殺。

真正的“止暴制亂”不只要恢復街頭的暴力秩序,更加需要恢復人們靈魂中內在的秩序。當初為了捍衛所謂“免於恐懼的自由”,而與黑衣魔鬼結盟的“和理非”們,你們現在還擁有“免於黑色恐懼的自由”嗎?

本網評論員:王小般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