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受自然侵蝕及參觀人潮增多等因素影響,敦煌莫高窟的保育工作一直爭分奪秒。數年前,一項致力於敦煌石窟保護的「數字供養人」計劃以眾籌的方式邀請公眾參與,每人只需捐贈0.9元人民幣即可成為石窟的「數位供養人」。該計劃至今已籌得接近200萬人民幣,完成了莫高窟第55窟的籌款目標,即將接替眾籌的將是第427窟。
2018年,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共同在騰訊公益平台發起敦煌「數字供養人」眾籌計劃,號召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參與敦煌壁畫的數位化保護。參加者只需透過微信掃一掃,觀看全長51秒的視頻,即可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千年營造史,再點擊「0.9元守護敦煌」,即可捐款支持數位化檔案採集第55窟。當年活動上線僅2小時,便獲得了超過百萬的用戶關注。
供養人是佛教石窟的一大特色,在敦煌壁畫中,除了有佛國世界的人物與動物,還有各式各樣的世俗面孔,他們便是出資開窟者,也被稱為「供養人」。供養人一般以群像出現,可能是僧尼、家族、普通百姓或府衙官僚,在莫高窟中,最有名也是規模最大的便是《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畫中繪有12位唐代女性,走在最前的人物旁邊還寫有「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養」,顯示了供養人的身份及唐代人對佛教的崇敬。
供養人傳統由來已久,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楊秀清表示,「數字供養人」計劃正是希望從歷史淵源出發,鼓勵大家成為「數字時代」下新的供養人,將敦煌文化傳承至下一個千年。「近年來,儘管國家不斷加大對敦煌石窟保護的各種支持力度,但我們實施保護的廣度與深度也在不斷拓展,這需要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助力。儘管每位參與者對莫高窟第55窟捐贈了0.9元,但最終還是實現了聚沙成塔的效果,最主要是年輕人對敦煌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楊秀清表示,近日莫高窟第427窟數位化保護也開始公開募資,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甚至有志願者團隊一次性捐款10萬元。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全民保育」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發達,為文物保育注入新的活力。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5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