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在深圳灣公園、蓮花山公園等景點,很容易看見身著漢服的人,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地行走在藍天碧水之間,穿梭於林立高樓之下。漢服熱的興起催生了許多新職業的誕生,鍾美華所從事的古風造型師就是其中一個。她和朋友經營的暮雪卿衫漢服體驗館開業一年多,便已成為深圳文化藝術類的人氣商家。言談中,鍾美華從不諱言自己想賺錢,但選擇這個行業,她更多地是出於熱愛,展示這份古韻之美。
“深二代”為愛好創業 商業“新物種”獲認可
位於羅湖老城區的百貨廣場大廈是一座頗有些年頭的老建築,光顧這裡的卻以年輕人居多,貓咖、密室逃脫、VR體驗館……這裡匯聚了各式潮玩商家,暮雪卿衫便位於17樓。
亭台樓榭、琴棋書畫,穿上唯美的漢服置身其中,古韻的優雅盡顯於舉手投足之間。暮雪卿衫主要是為漢服愛好者提供造型、穿搭和拍攝服務,產品價位從168元至799元不等。
“和外界的認知可能有些不一樣,我們的客戶涵蓋了很廣的年齡段,不管是12歲的小女孩,還是60多歲的老奶奶,都是常客。”鍾美華表示。
她是個“深二代”,40年前父母就來到深圳打拼。 40年後,她跟隨父輩的腳步,在這個城市裡再一次出發。
一個“合格”的創業故事似乎少不了一見定情的時刻。在和漢服結緣之前,鍾美華和合夥人廖瓏芸都從事銷售工作。廖瓏芸結婚的時候,突發奇想要舉辦一場漢服婚禮,她們第一次接觸漢服,便為這優雅的美麗所折服。彼時漢服熱在國內一些城市已經興起,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空間巨大的藍海市場。
2019年中旬,暮雪卿衫開張營業。在深圳,漢服體驗館是一個商業“新物種”,鍾美華他們進入的是一片“無人區”。剛開始的時候,兩人完全不懂如何經營,他們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去學習各項技能、探索品牌推廣、做社群運營、管理線上用戶。她們的專業能力很快得到顧客的認可,暮雪卿衫迅速成長為美團點評上的滿分商家,並且位列平台深圳文化藝術商家第一名。
“漢服體驗館並不是買幾件漢服這麼簡單,你需要根據顧客的特點為他們設計合適的妝容、選擇匹配的場景。好在我自己以前做的就是美妝銷售,另外自己也一直在互聯網上進行持續學習,去了解這個群體的內心想法。”鍾美華說。
現在,她們每天的時間都被預約、挑選服裝、造型、拍攝所填滿。看著客人從平平無奇變得明艷動人,鍾美華不由得內心欣喜。
服飾背後鐫刻著時代印記 在文化與顏值間各取所需
儘管暮雪卿衫收穫了極佳的口碑,但鍾美華坦言現在的收入並不比創業前多,然而“開心最重要”。
在接觸漢服之前,她經常去日本、韓國等地旅遊,每一次總會身著當地傳統服裝拍照紀念。 “和服和韓服都是由漢服演化而來,而且我覺得漢服比它們更美,為什麼不能得到普及呢?”
入了這一行之後,她了解了許多漢服背後的文化內涵。從秦漢至宋明,每一個時代的漢服都有自己特色鮮明的形制風格:秦漢的肅穆、魏晉的自由、唐代的富貴、宋代的內斂、明代的端莊……服飾,鐫刻著時代的印記。
“比如魏晉時期社會比較動亂,這造就那個時代的人比較灑脫,放浪不羈;唐代開放包容,經濟相對富足,服飾便雍容華貴;宋代儒家文化發展成熟,思想相對保守。這些時代背景也塑造著各個歷史階段的妝容特色。”
因為職業原因,她很關注古裝劇裡的服化道設計。她表示,古裝和漢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更關注拍攝效果,可以天馬行空;後者則必須有所依據,不能過多地悖於時代規律。 “有一些古裝劇在服化方面還是比較考究的,還原的比較好,比如《清平樂》和《大明風華》。”
對於一些資深愛好者來說,漢服的設計和搭配幾乎成為一個“學術問題”。葉子接觸漢服已有10年時間,只要場合合適,葉子都會身著漢服,她認為漢服對身體的修飾優於現代服裝,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在她加入的漢服群裡,大家基本都在討論各式服裝的版型、繡花、材質等問題,那些復原度極高的漢服,往往和我們在外面所看到的有所不同。
當然,多數人僅僅是為漢服的“顏值”吸引沒有深入漢服的文化肌理,在葉子看來,大家各取所需就好:“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對於大眾愛好者來說,根據需求對漢服做適當的創新無可厚非,這樣更有利於漢服文化的傳播。”
“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去複興去創造性轉化,而不是複古。”鍾美華補充。
因為是一項關於“美”的小眾愛好,漢服圈的性別比例相當懸殊,曾偉就屬於“少數”的那一方。和深晚記者見面時,他著一身紅裝,梳著古式髮髻,神態從容。
他並非從來如此。 “一年多前第一次穿出去,當時非常緊張,人們不停地盯著我看,有一次還被路人謾罵。現在大家見多了,就不怎麼好奇了。”
回老家時,他也會穿上漢服,為此被家人“嫌棄”過。直到有一天,他說服母親穿著他的漢服(男女皆適款)拍了一個抖音,母親直呼“真香”,家人對他的偏見得以改變。
深圳漢服風潮起步較晚 作為傳統文化載體市場空間可觀
在普及之後,漢服文化也從早期的圈層精神需求,逐漸外化成一種時尚穿搭、消費符號。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Q1中國漢服市場運行狀況監測報告》,2019年漢服愛好者規模達356.1萬人,同比增長74.4%;僅漢服市場銷售額就達45.2億元,同比增長318.5%。
“漢服最終能成為一種大眾時尚,在於它不僅是一種服裝,更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小到幼兒古詩、古箏興趣班的流行,大到線下火熱的漢學運動,都顯示出漢服在文化傳承活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告訴記者。
而對於深圳來說,漢服經濟僅僅是處於起步階段。深晚記者了解到,西安和杭州等城市的漢服熱度從2016年就已經起來了。比如西安的西塘文化週已經舉辦了七屆,2019年活動期間,實名著漢服參與人數突破10萬人,遊客量22.5萬次,通過短視頻,現場情況在網絡上得到了很好傳播。
鍾美華告訴深晚記者,深圳的漢服風潮是從2019年開始興起,目前沒有舉辦過比較重大的活動,“可能因為這座城市節奏比較快,在歷史深度上,深圳和西安、杭州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為了推廣漢服文化,鍾美華在節日期間經常穿上漢服,去戶外展示這份古風之美。
“每年三月份的時候,我們會舉行’花朝節’祭祀,一般在蓮花山或者仙湖植物園等風景優美的地方。這一天大家都穿上華麗的漢服,用文言文來祭’花神’,我們會給圍觀市民介紹什麼是’花朝節’,並且向他們翻譯祭文的意思。”葉子說。
深晚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花朝節”曾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文人墨客,有時也有親朋好友,在觀景賞花中飲酒賦詩;自北宋開始,其活動又有了新內容,增加了種花、栽樹、挑菜(採摘野菜)、祭神等,並逐漸擴大到民間的各個階層。
傳承與創新,這也是鍾美華正在做的事情。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101/11/node_A05.html#content_97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