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電影是美國最重要的流行文化產品、標簽。但在電影誕生至今的大多數時間里,電影及其價值一直備受爭議。很多人認為,電影擴散了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年齡歧視以及其他不正確的社會和文化觀念,促使人變得粗俗、危險、愚蠢、盲目追隨電影偶像。但電影也經常得到頌揚,認為其能夠啟迪心智、引人遐思、讓人變得愉悅和充實,還被認為可以展現書本等其他方式難以起到的作用,展現一些恢弘壯麗的歷史場面。
加拿大學者、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施恩·鮑曼所著的《高雅好萊塢:從娛樂到藝術》指出:“關於電影在美國文化中的位置的持續分歧是20世紀美國電影世界所发生的種種重大變革的遺產。”電影最初僅僅被認為是一種娛樂,在後來開始被部分人認為是“嚴肅的藝術作品”——有意思的是,好萊塢開始成為美式電影的出品中心時,好萊塢電影長期被認為是膚淺、粗俗的代名詞,但到了20世紀晚期,許多好萊塢電影卻被認為是“嚴肅的藝術作品”。
電影最初只是工人等平民階層的娛樂產品,所以一開始就有批評家認為電影是“給廉價人的廉價演出”——最初,看電影只需5美分,到了1930年代也不到25美分。更有學者宣稱,富人、受過教育的人把看電影視為“逛貧民窟”的機會。1920—1930年代的小說和文章提及電影時,往往會直接將之與庸俗乏味劃等號。
不僅如此,批評家們一開始就注意到了美國電影反映了美國社會的暴力、有傷風化的社會現象。有意思的是,相比於英國和美國知識分子在20世紀的前30年里對於電影的排斥,德國、意大利、法國各個社會階級對於電影的接受程度都很高。這也促使了歐洲的文化觀察家將歐洲電影定義為更接近於藝術、美國電影則只是庸俗行樂的寄托。
但上述差別在二戰戰後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美國觀眾越來越接近於歐洲同輩,這與美國教育水平提升、電視在中低收入家庭開始流行、美國公共媒體變得更加強大並成為影響公眾審美和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有關。這意味著,美國大眾電影市場首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萎縮,然後逐漸調整以適應新類型觀眾。《高雅好萊塢:從娛樂到藝術》指出,美國觀眾的中產階級化是導致電影產業发生較大變化的重要動因。事實上,這種變化對於書中所稱的電影節創立、針對電影的學術性研究興起、電影導演作為藝術家頻頻進行自我推銷也起到了前提性作用。
本書檢視了好萊塢電影從粗鄙的娛樂產品變成藝術作品的關鍵時期:20世紀60年代。作者指出,20世紀美國发生了一系列影響社會和文化的重大事件,而經濟、科技发展的崛起促成了都市化水平的提高,這都有利於形成規模更大的電影市場、受過教育的白領階層對於電影的喜愛,從而有利於讓觀看電影成為一種藝術上的品鑒。
其次,好萊塢電影世界內部发生了轉變,有利於電影與藝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比如,電影節的創立、如同書評一樣的影評作為重要的藝術批評體裁的推廣、電影研究等電影學術的興起、導演們以藝術家身份積極參與各類公共活動……這些都讓好萊塢電影逐漸接近於其他正統的藝術形式。
第三個原因是好萊塢電影世界因為影評、學術的引進,可以在理論上進行研討,這有助於電影產品突破其基本的商品價值,經由发掘而被提煉出各種藝術價值。
電影與學術界產生更緊密聯系,不僅使得讀過大學的中產階級觀眾保持看電影的習慣,也有助於讓電影獲得跟歌劇、戲劇表演、舞蹈藝術、交響樂、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印象派繪畫等高尚藝術相提並論的地位。大學開始開設電影課程,乃至最終出現電影專業、電影學院,也讓電影產業因此收獲更穩定的人才供給。
《高雅好萊塢:從娛樂到藝術》還談到了美國的電影院在二戰前後呈現的不同形態:戰前主要面向工人階級觀眾;戰後則面向中產階級觀眾,變成了更具藝術氣息、票價更高的場所。這種轉變當然也促成觀眾對於電影作品制作水平的預期提高,“到1940年代後期,(美國的)觀眾們已經開始期待在所有電影中看到專業性和技藝性”。
本書所述的電影的轉變,在我國內地也曾出現過,即20世紀90年代大量引進港台電影,尤其是娛樂色彩很濃的商業片,人們普遍將電影視為快消品。而到了2010年左右,電影產品類型大量增加,觀眾對於藝術片等非商業片的耐心程度也有所增加。
正如書中所述,好萊塢電影最初被認為是消遣品,後來開始被視為能與其他嚴肅藝術並列的藝術。這種轉變的发生,與美國電影產業、文化界的努力密不可分。
原文鏈接:http://szjy.sznews.com/PC/layout/202101/01/node_15.html#content_97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