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熱話:深水埗主教山羅馬式蓄水池清拆
來源:橙新聞    2020-12-30 14:34
近日,水務署正進行深水埗主教山(又名窩仔山)配水庫清拆工作,施工期間,位於地下的罕見巨型羅馬式蓄水池曝光:建築包含數以百計的麻石柱,並以紅磚堆砌出一座座拱門,別具特色。有保育團體發現蓄水池為戰前建築,擁有逾90年的歷史。而水務署則以結構出現裂縫,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決定拆卸該處,回填後交還地政總署。

【識港網訊】近日,水務署正進行深水埗主教山(又名窩仔山)配水庫清拆工作,施工期間,位於地下的罕見巨型羅馬式蓄水池曝光:建築包含數以百計的麻石柱,並以紅磚堆砌出一座座拱門,別具特色。有保育團體發現蓄水池為戰前建築,擁有逾90年的歷史。而水務署則以結構出現裂縫,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決定拆卸該處,回填後交還地政總署。

事件引起本港社會各界關注,有區議員隨後到場視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已與團隊聯絡水務署及發展局,叫停清拆工程,並獲水務署承諾即時暫停拆卸。他還要求當局仔細評估硏究建築物的保育價值,未有詳細評估結果前不要啟動工程,他並引述署方指,將盡快約見古物古蹟辦事處人員前往現場考察。

事件發生後,不少市民前往現場拍攝。警方昨晚深夜收到舉報指,有多人在該處聚集,警察到場警告市民違反「限聚令」,並發出告票。

為何一座蓄水池會引發這麼多關注?它有著怎樣的歷史,又經歷過怎樣的命運?

為九龍地區提供食水——儲水庫的前世今生

據水務署文件說明,主教山此儲水庫建於1930年之前,然而香港舊照片創辦人、歷史研究者余震宇(Jacky Yu)在翻閱英國殖民地部文件編號CO 129/299後發現,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於1900年便已有記錄。

第一條紅底線指出水庫即位於今日主教山。第二條紅底線有誤,應該是「Service Reservoir at Kowloon Tong」才對,標示水庫造價。

「該文件指出當時的儲水庫,只可盛載25萬加侖食水。同時,現有供水系統的水力,有時候不能翻越障礙,故有必要興建規模更大的設施,讓供水可以不受阻礙。由此可見,港英政府工務局在九龍塘村的北面找到一座山頭,亦即今日的主教山,興建一個圓形,直徑150英呎、20英呎深的儲水庫,盛載200萬加侖食水。」余震宇表示,他更參照1924年地圖,發現九龍塘村的北面有「SERVICE RESERVOIR」的字樣,引證1900年的所謂九龍塘儲水庫,即今日的深水埗儲水庫(食水減壓缸)。而深水埗區區議員何啟明更於昨日進入主教山配水庫,攝得喉管表示「1909」年的字樣,從考古上均證明了這個儲水庫的歷史價值。

1924 年地圖。紅圈為今日主教山儲水庫位置,加紅色底字為九龍塘村。

據余震宇調查,水庫於1904年8月10日完工,而後此儲水庫水道經過旺角咀,與油麻地配水庫連接,向大角咀及深水埗提供食水。

大樹根部深入配水庫,安全成隱患

誠然,香港及九龍現存的配水庫,例如何文田、樂富、北角雲景道、堅尼地城等,多為戰後興建,全部皆以鋼筋混凝土建築而成,如此戰前興建的羅馬式地下蓄水池實屬罕見。然而水務署決定清拆主教山配水庫的決定也並非全然無理。

水務署今年5月提交區議會文件指出,減壓缸位於地底,直徑約為47米、深度約為7米,早年已被停用,現時由於樹木影響蓄水池結構,出現裂縫,存有安全隱憂。水務署確認不需再使用減壓缸的佔地興建新的供水設施,有關土地可以交還地政總署作其他用途。這便有了清拆的工程。

水務署項目文件

主教山配水庫過去許多年一直是深水埗及大坑東街坊的晨運樂園,街坊自行搭建晨運設施,但土地用途在兩三年前開始備受爭議,水務署圍封配水庫空地不許市民進入,更曾就市民擅自闖入空地報警處理。而此次清拆事件之後,區議員也明確要求政府將主教山繼續開放予街坊晨運。

實用與美學的結合,如何保育羅馬式蓄水池?

事實上,羅馬式蓄水池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中扮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代的蓄水池不同於水井,通常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供給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常見於水源不足的地區。有美國與希臘建築學學者研究指出,歷史上最早的蓄水池建於5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地點為中東黎凡特地區的村落,為旱地農業的重要基建,現今耶路撒冷地底亦發現多座古代蓄水池。

到古羅馬時代,帝國帶動了大城市的興起,出現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人口的劇增也導致用水需求的增加,包括沐浴、廁所、工場作業等,而蓄水池搭配水道便是羅馬人的解決之道。在龐貝古城,雨水能夠經屋頂的陶土管引導到蓄水池,以供住戶日常飲用。羅馬帝國淪陷後,供水系統發生了根本變化。但帝國的東部保留了相關的羅馬建築傳統幾個世紀,羅馬式蓄水池的技術主要在君士坦丁堡和地中海東部其他主要中心的供水系統上實施。

雅典衛城底部的拜占庭式水箱

現今最具標誌性的蓄水池便是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宮殿傳承古羅馬技術的精髓,建於公元542年,為鄰近皇宮及居民供應食水。跨越上千年,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也曾歷經地震威脅,但仍然鼎立於古城地下,其有著華麗雕花的科林斯柱式以及底座刻有希臘神話著名女妖美杜莎的石柱依然引人注目。經過大規模保育修繕後,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於1987年方對外開放,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而除了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許多城市的蓄水池都在結束工作任務後得以保留並被賦予新的意義:在1869 年興建的合恩賽伍德蓄水池(Hornsey Wood Reservoir)位於芬斯伯里公園(Finsbury Park)地底,在結束服務後被保留,並成為許多電影的取景地;台北的觀音山蓄水池擁有111年歷史,從去年年初正式開放予遊客參觀;建於1871年的澳洲布里斯本的斯普林高地蓄水池(Spring Hill Reservoirs)結束服務後於1992 年起列入市政府文物建築,2014年更活化成文化活動場地,有歌劇團善用其建築的回音效果,進行歌劇表演。

主教山羅馬式蓄水池或許沒有上述幾座城市的蓄水池那般華麗完整,但就目前清拆事件中各界的回應來看,這座蓄水池對於香港的意義依舊獨特。其他幾座城市的蓄水池保育活化方案是否值得參考?期待政府會在仔細評估後給出滿意的答覆。

原文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artanddesign/146575/%E3%80%90%E7%86%B1%E8%A9%B1%E3%80%91%E6%B7%B1%E6%B0%B4%E5%9F%97%E4%B8%BB%E6%95%99%E5%B1%B1%E7%BE%85%E9%A6%AC%E5%BC%8F%E8%93%84%E6%B0%B4%E6%B1%A0%E6%B8%85%E6%8B%86-%E6%96%87%E7%89%A9%E5%BB%BA%E7%AF%89%E4%BF%9D%E8%82%B2%E6%9C%89%E7%84%A1%E5%8F%AF%E8%83%BD%EF%BC%9F.j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