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自去年爆發修例風波以來,在超過1萬名涉嫌違法的被捕人士中,四成為學生。本該在菁菁校園中學習成長的莘莘學子,卻屢屢走上火光衝天、磚頭亂飛的街頭搞所謂「抗爭」,這一幕令本港教育界人士倍感痛心。在此過程中,除了暴露出本港教育界「黃師當道」的亂象,更反映了部分學生缺乏對祖國的認識,國民身份認同感較低,並對法治與憲法認識不深,觸發坊間要求政府改革教育制度的呼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個月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同時以大量篇幅提到須加強學生對憲法和基本法、「一國兩制」及國家安全等概念的理解。對此,本港教育界深表認同,促請政府檢視新高中課程,制訂更適用於「一國兩制」下的課程內容,同時加強學生的「三國」教育,即對國史、國學與國情的認識。
必修通識科擠壓國史科目
回歸祖國23年以來,特區政府一直重視香港教育問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就任後,不單每年發布的施政報告中使用大量篇幅解釋教育政策和措施,並致力推行教育改革。經過數年諮詢與籌備後,最終落實在2009年9月推行新高中課程,冀透過重新釐定教學語言、中學和大學學制、考評制度、課程結構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憶述,當年以董建華為首的政府團隊期望有一番作為,因此決定在教育行政、學制、課程展開很大幅度的改革,包括將學制改為「三三四」及增設通識科。惟在超過10年的實踐過程中,亦產生了不少弊病,當中以通識科最受爭議。他形容,新高中課程未有重視「一國」的認知,只是抽取「兩制」的便利,硬要通識科「金裝上陣」,結果其他科目被擠壓下馬,形成不少嚴重的後遺症。
何漢權解釋,政府當時將通識科定為必修科,其重要性與中、英、數三科看齊,但通識科在內容上幾乎無所不包,在三大範疇下,設有六大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龐大程度猶如「航空母艦」,當這艘「航空母艦」進入時,其他科目尤其是與國史相關的科目,例如中史科、中國文學等被轉為選修科,修讀學生人數每年不斷減少,最終導致整體學生缺乏對祖國的認識,國民身份認同出現偏差。
課程只重議題易「泛政治化」
根據課程設計,通識科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何漢權不諱言,在缺乏事實基礎下,通識科容易淪為謾罵與發洩,再加上考評局每年都會出政治題,學生埋首於「政治批判」。在「批判風氣」盛行下,部分教師在設計課堂內容時,往往對取得的成就視而不見,只將矛頭直指政府。他形容,這種批判文化已「入骨入肉」,去年發生的修例風波就是試金石。因此,他十分認同特區政府推行教育改革,並期望有關措施可在下年度9月開學時落實。
回顧過去20多年歷史,何漢權認為,特區政府在教育政策規劃、課程考評設定等方面存在不足,並對如何認識「一國兩制」、國史、國學及國情掉以輕心。他強調,香港、國家及世界是三位一體,不能分割,故呼籲政府應以此為重要的原則和方向,重新思考教學專業的前路。此外,他又認為,早前出現的歷史科試題風波,反映近年考評局在出題方法的嚴謹程度、事實的鋪設、審查等環節出現問題,希望教育局能制訂方案,針對審視各學科與內地發展相關的內容及試題,以免重蹈覆轍。
課程碎片化令學生欠缺理性邏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會長黃均瑜亦對本報坦言,自新高中課程推行以來出現不少問題,當中以通識科為甚,相信政府今次提出改革措施,主要是對修例風波作出的回應,藉此提升學生對法治觀念與國家的認識。他指,自通識科推出以來,一直爭議不斷。這個科目的課程設計不重內容、只重議題,容易產生「泛政治化」及「時事化」的問題,而其他科目則出現「通識化」現象,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名,破壞了學習的基礎知識架構,無法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他續說,課程「碎片化」是當前教育界面對的另一個問題。由於受到社會民粹氣氛的影響,傾向迎合與遷就學生及教師,課程內容往往捨難取易,不向學生傳授複雜的內容,結果忽略了課程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令學科知識支離破碎。受上述因素影響,學生欠缺系統的理性和邏輯訓練,容易流於表面及情緒,再加上媒體近年出現「標題化」現象,只要有煽情的名詞、口號或標題,就可以鼓動學生參與社會運動。
事實上,特區政府於2017年11月成立「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整體檢視中小學課程,專責小組於2020年9月確定了各項方向性建議,並已向政府提交最後報告,而教育局早前已根據報告建議,決定改革通識科。黃均瑜表示,因應近年香港教育環境急速變化,他期望教育局及課程發展議會在參考專責小組報告時,亦應檢視目前中小學課程的不足,制訂更多改善措施,例如加強國安教育、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等。
國安法為推進國民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德育及國民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新施政報告提出深化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教育界均表歡迎,並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具體方案。何漢權指,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是當務之急,認為政府必須重視「三國」教育,即國史、國學與國情教育,而在制訂教育政策時,亦應著眼於「『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區」這個特點,以培養學生的大局觀。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則認為,香港國安法將為國民教育在香港更好推進打下良好基礎。
本港學校應在指定日升國旗
何漢權認為,「三國」教育是香港未來重要方向,若學生無法清楚認識「一國」的本質,香港下一代年輕人將毫無希望可言,強調教育局必須重視這個問題。他解釋,在全世界不同城市,學校都會在重要日子舉行升旗儀式,因此,他認為本港學校亦應在指定日子,例如7月1日、10月1日及元旦等,舉辦升國旗及奏唱國歌禮儀式,藉此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他續說,政府亦應思考如何在教育上回應國家政策,培養學生的大局觀。他解釋,國家近年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特區政府亦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涉及大灣區的措施,因此,他建議教育局應在中學生涯規劃中加入相關內容,協助學生正確認識大灣區未來發展。
「國民教育科」恐暫難設立
黃均瑜十分認同國民教育的重要性。他指,根據現行課程架構,不同科目被編入8個學習領域,分別為「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及「體育」,過去他曾向政府建議,將「國史及國情教育」編成第9個學習領域,但未獲接納。
黃均瑜憶述,政府當時決定採用「滲透」方式推動學校國民教育,讓學校按校情推行,希望將國情與國史等內容加入不同課程中(例如公民教育、中史等),直言政府當年若接納其獨立成科的意見,或許能夠避免修例風波的發生。他續解釋,若採取「滲透」方式,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需要教師時刻思考如何將國史及國情融入課堂之中,結果證實根本難以做到。他相信仍有設立國民教育科的需要,但按照目前社會環境,恐怕難以推行,促請政府思考其他模式。
國安法令教育亂象被加以導正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接受傳媒採訪亦表示,近年本港社會別有用心人士不斷鼓吹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部分內容甚至滲透到課程之中,通識教育科情況尤為突出。改革通識教育科有必要性,也有迫切性,希望學生能夠回歸到正常的教學環境、挽救學生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也令香港教育重回正軌。他續指,修例風波中的年輕面孔,反映過往香港教育中出現了很大缺失,一方面是包括憲法、基本法在內的法治教育不足,令部分學生對法治的敬畏不夠、法治精神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國民教育做得不好,致年輕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度不高、國家觀念淡薄。
今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落地生效,香港迎來由亂轉治的新局面,教育界中存在的亂象開始備受關注、被加以導正。黃錦良認為,香港國安法將為國民教育在香港更好推進打下良好基礎,而國民教育的有效推展則能培育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只有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才能發自內心地自覺維護國家安全,二者才能形成長遠良性互動。
持續揪出害群之馬
去年以來,修例風波引發多次非法「示威」,學生佔被捕人士總數約四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師的個人品德及專業能力,憂慮其言行是否已對學生構成不良影響。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會從入職、培訓及管理多方面著手,提高教師質素,並會嚴肅跟進不稱職及失德的教師,教育界對此亦深表認同。
教師職責是教育學生,言行應合乎專業操守和社會期望。作為僱主,學校須負責管理員工及監督他們的工作表現,包括處理教師操守及紀律,教育局則依據《教育條例》及《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監管教師的操守。
近年,教育局共接獲逾200宗涉及教師專業失當的投訴,根據現行機制,若投訴個案屬實,教育局可根據個案的嚴重程度,向涉事教師採取行動,包括取消註冊、譴責、警告或勸喻。
歡迎港府嚴處教師失德問題
自修例風波以來,至今已有2名教師被釘牌。今年9月,教育局首次出手,一名嚴重專業失德、有計劃地散播「港獨」信息的教師被取消註冊。「無論如何,這項工作會繼續進行,以揪出在教育界的害群之馬。」10月6日,特首林鄭月娥會見傳媒回應事件時如是說。一個月後,再有一名教師被取消教師資格。原因是,該教師在教授歷史時,聲稱英國「為了消滅中國國內的鴉片而發動鴉片戰爭」,內容失實、顛倒是非,教學出現嚴重錯誤。
對於教育局嚴厲執行監管教師操守的職責,何漢權表示歡迎,並形容當局今次抱有極大勇氣,希望日後能進一步加強監管。他直言,政府絕對不能迴避失德教師問題,針對良莠不齊、滿口謊言、為害學生的教師,當局必須採取行動,以保護學生,因此他促請政府加強教育局及其轄下各分區的視學安排,認真跟進所有投訴,從而讓教育界得以重新出發。
黃均瑜則向本報指出,本港大部分教師是專業的,但由於少部分害群之馬的出現,令外界產生誤會,以為全部教師都是這樣。他認同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議,惟希望當局能提供清晰指引,透過公布每一宗案例來訂下框架,讓教育界充分了解界線。他坦言,教育局接獲不少投訴,但基於私隱原因,甚少對外公布詳情。業界希望能知悉事件,了解每一個懲處所涉及的錯誤行為有哪些,以免在不知情下觸犯專業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