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辭海》我從二十年前使用到現在。在陝北打仗的時候也帶着,後來在延川敵情緊急的情況下,不得不丟下埋藏起來,後來就找不到了。——毛澤東
上個世紀前半葉,中國時局動盪,西方入侵,戰爭硝煙瀰漫。在如此艱難跌宕的時代背景之下,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有感於中國文化亟待總結傳承,希冀汲取前人智慧經驗,遂着手編撰一部漢語單字、語詞兼百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大辭典,並取「海納百川」之意,將書名定為《辭海》。
《辭海》發軔於1915年,成書於1936年。四代主編薪火相傳,數百人參與編撰,歷經二十載,五十萬條語辭中披沙揀金,最終收錄十萬餘條。
《辭海》是我國繼《辭源》出版之後的又一大型百科詞典。相比《辭源》,《辭海》在百科詞語的蒐羅上佔有明顯優勢,更具有時代特色,亦更實用。由於《辭海》晚出,因而能夠在《辭源》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後出轉精。如《辭源》引書不註篇名,而《辭海》引書舉作者、書名和篇名,比《辭源》完備。另如《辭源》用句讀,《辭海》改用新式標點。《辭海》義項較齊全,引證也較充實,釋文寫法格式也較一致。
《辭海》(合訂本)成書於1947年,在訂正初版文字勘誤的基礎上,將原二冊合為一巨著,便於讀者檢查攜帶,出版之後極受歡迎,一再重版,起到了《辭海》普及的作用。
合訂本之後,《辭海》幾經翻新修訂,以不同版本行銷海內外。據統計,各種版本累計印數在上世紀40年代已在百萬部以上,遍及世界各國,由此可見《辭海》對中國文化界、學術界以及中國近現代文化語言傳承與發展的巨大影響。只可惜流傳至今,能保留原書風貌者已罕見。
為紀念中華書局誕辰一百週年,香港中華書局於2011年重磅再版1947年《辭海(合訂本)》,硬皮精裝,一冊總括,最大程度還原《辭海》初版原貌。這本穿越歷史煙雲的煌煌巨作,不僅是中國文化語言的一脈傳承與集大成者,更具有無可取代的語言、歷史文化考據價值,尤其在古詞語、成語典故、以及字音字韻的查找與考究方面,是其他版本所無可比擬的。
《辭海(合訂本)》特色
以字帶詞,一字多形皆收,如徑與逕、修與脩、璇與璿等,有助讀者了解漢字演變與歸納。
海納詞目,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歷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的名詞術語,兼有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功能。
條例引用眾多古籍,參考權威古代辭書《康熙字典》,在其基礎上核對校訂四千餘條,條例加註篇名出處,以便讀者檢閱原書,並收羅重要圖像資料,以圖釋辭。
古樸豎排版式,新式標點,兼具傳統性與易讀性。
一冊總括,精裝硬皮,便於查閱、攜帶、收藏。
四角號碼索引,附有國音常用字讀音表,檢索方便迅速。
原汁原味,最大程度保留民國初版風貌,收錄的眾多詞條具有時代特色,是研究當時社會文化的珍貴資料。
《辭海(合訂本)》現於各大書店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