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傍晚跑步時,看到天空被絳紅色的晚霞鋪滿,又綺麗又壯觀。天變冷後,每次跑步前都有一場心理戰。惰性和對安逸的貪念常說服我,留在溫暖舒適的房間裏多好。但內心也總有另一個聲音鼓勵著自己,還是去跑吧,總是有收益的。一番天人交戰後,獲勝的一方往往是跑步的支持者。
其實,我不想讓自己停下來的根本原因是,堅持運動給自己身心帶來的確定性的愉悅感,體能在逐漸增強,精神也較往日清爽,一個本該愈變愈差的狀態,如果能夠通過運動出現逆轉,哪怕只是一點點,都是不能言喻的驚喜。我們常常慨嘆時光的流逝,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時間也在積累和堆疊它的能量。一個十年過去了,另一個十年過去了,除了年齡的增加外,我們偶爾也要想一想,當光陰的大河奔騰過後,我們生命的灘塗上到底能夠有什麽留下來。
穿街走巷走完長路回到家後,很喜歡窩在家裏的沙發上讀舊書。這個時候讀魯迅的文章別有一番滋味,他的那本《朝花夕拾》早已被翻過無數遍,但每每打開,仍覺醉意無窮。眾人皆說他冷烈,我卻常看出他筆下的溫情和悲憫。魯迅的文章裏甚少見到沈痛哀傷等字眼,但當你連續讀下去時,卻又覺得筆下無處不是哀婉的人生。他筆下還有許多有趣的人,那個睡相不佳卻真心疼愛他的保姆長媽媽,那個言行古怪對別人家孩子好對自己家孩子狠的衍太太,無論他寫到誰,皆能通過三言兩語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我最敬佩的仍然是魯迅先生的努力和勤奮,像他說的,他並不是天才,他只不過是用別人喝咖啡和聊天的時間寫作而已。無論如何忙碌,他都不曾中斷寫作。他一直保持著夜晚寫作的習慣,常常是客人走了之後,或者是做完了其他的工作後,人聲消歇的深夜,家人都睡下了,他才鋪開稿紙,開始埋頭寫作。這也是為何魯迅先生能在短暫的一生中完成一千多萬字創作和譯作的原因。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先生也曾說過,努力是應該的,那些徹夜難眠的時候,沒有什麽人,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鼓勵你,寬慰你,除了你自己。這當然是每個藝術創作者都可能要面對的魔障。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像是掛在遠處的獎賞,亦像是魔鬼的誘惑,或者是靈魂的煎熬,你要得到它,需要透支畢生的精力,甚至要棄掉俗世中的歡樂和熱鬧,甘願躲在世界最寂寞的深處,而且輸贏未知。但無論如何,保持精進,不停留,永遠是正確的方向。道路可能很漫長,但是每一天朝著目標邁進,仍然充滿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