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日本當紅影星竹內結子自殺,原因不明。朋友推薦看她演的電影《漫長的告別》,當晚就看了,也算跟這個不戀人生的美麗女人告別。
這是我最怕但碰到也是最要看的題材。片子舒緩平靜講述了當校長的爸爸得了阿爾茨海默癥,從患病到離世7年的家庭生活。演過《入殮師》的老戲骨山崎努扮演的父親升平,給出的不是一個充滿負面情緒的病人形象,雖然他像所有病人那樣會把自己弄丟,其實是因為下雨了,他要趕到遊樂場,給他記憶裏帶童年孩子去玩的妻子送雨傘;雖然他會不領情地把女兒發明的風味土豆泥中的葡萄幹一粒一粒挑出來,但在生命最後階段,還努力一口喝下女兒煮的湯;雖然他倒拿著書看《相對論》,雖然他胡亂念漢字,就像他的外孫說的那樣:他忘記了很多事,但他並不難過。
相比竹內結子扮演的姐姐,蒼井優扮演的妹妹芙美顯然更得爸爸寵愛。升平用失智的父愛,盡量給女兒支持,支持女兒的餐車事業。芙美失戀,講給茫然的爸爸聽,升平用強力拼湊出來的語言功能說:碰到這樣的事情,吆一聲就去讓它過去。病到這個程度,能有這樣的表達都屬奇跡。
在美國生活的竹內結子的婚姻生活幾近冰冷,因她頻繁要回日本看父母,從不陪她回來的丈夫說:你老說回家,你的家在這裏,美國就是你的家,每個人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她說,家人不是別人。她問一心一意毫無怨言照顧爸爸的媽媽:婚姻是怎麼回事?媽媽說,那要走下來才知道呀。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看起來解不開的疙瘩,幫別人的同時,自己心裏的疙瘩也得到治愈和松動,這是世間最公平的能量交換。日本生活片特有的舒緩暖色調和節奏,風平浪靜並不煽情,但卻因為常態和平常心的表達,觸目驚心。
我爸因為阿爾茨海默癥去世,所以逢此題材的電影和文章必看。升平有愛妻照顧,才有了讓醫生都感嘆的7年相對質量保證的生命,可以跟家人漫長告別。我爸有我媽的照顧,得病後活了10年,顯然他得到的照顧,可能比升平還好。我一開始也曾像芙美那樣不相信博學的爸爸會失智,我也曾經隔一年半載從世界各個地方回家去看下老爸,經歷他漸漸遠去。看《漫長的告別》,我像跟老爸又告別了一次,知道了我媽為我爸做了什麼。
不知道像我父母也就是像山崎努夫婦那樣的感情,在世間是不是還存在。包括最後升平是因為吸入性肺炎去世都和我爸走的一樣。我媽一直為此內疚,覺得自己如果不努力餵他吃東西嗆到得了肺炎,他還能多活幾天。看了電影才知道,這個病是以失去了吞咽能力和自主呼吸能力為必然終點的。
當晚我做了個夢,打電話回家跟爸媽說,中午我先接女兒再接你們,咱們一起去喝茶。我們在餐館點了一桌子茶點,夢境無比真實,夢中女兒應該是10歲的樣子,爸爸毫無病態。我好高興,覺得自己是真的穿越回了10多年前一趟,跟父母喝一次早茶。這是我為什麼碰到這類題材的電影和文章,再知道會哭腫眼睛都要看的緣故,因為當晚我能夢到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