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高效能:最先做你最不願意做的事情
來源:橙新聞    2020-10-08 10:16
這看來,遠離自己的「舒適區」並不是那麼困難,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不容易。不因為自己心理上的厭惡而拖延工作,這也是人生中一項重要的自我修養。

【識港網訊】阿成是一位設計師,對於阿成來說,他最厭煩的工作就是數據分析。但是他的工作又必須接觸這些,在了解了產品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數據要分析,比如說市場佔有率等數據分析。只有分析了這些數據他才能了解客戶需要甚麼,才能找到產品吸引人的地方,之後再做出好的方案。所以,遇到數據分析的工作,他總是拖很久。

阿成也發現在工作中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問題,比如阿明,他不喜歡給客戶打電話,他經常自己在記錄本上寫很多東西,但就是不願意去打電話。打電話的頻率低,那麼其業績也肯定不高。行政部的助理阿威最不喜歡統計每個月的考勤,他覺得這件事情很費時間和力氣,所以每一次的考勤報表他都是拖到快要發工資的時候才去做。

圖:unsplash

身在職場再不喜歡的事情也要硬着頭皮去做,因為這是逃避不了的問題。馬克吐溫說:「每一天早上先把最惱人、最討厭、最大的事情解決掉,這樣一天之中你就不再需要為那件事情煩惱了。我們常常會有鴕鳥心態,把惱人的事情留在後面處理,但這樣反而會讓我們無法專注處理其他事情。」

其實,大多時候,那些令自己厭惡的事情一般是最有用的事情。對於阿成來說,了解客戶的需要,抓住市場的痛點,這對於一個設計人員來說很重要;而對業務員阿明來說,只有多打電話和客戶溝通,才有可能拿到訂單。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妨礙成功的是自己的各種不良習慣,而這些不好的習慣大都來自心中的「舒適區」。要改掉自己拖延的習慣,那就要每天首先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圖:unsplash

馬克吐溫也說:「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裏並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那就不要一直沉溺於自己的「舒適區」,但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難的事。

阿成並不喜歡數字,但他可以逼着自己以玩數獨遊戲的方式去看一些財經的報道,主動去做一些數據分析,慢慢消掉自己對數據的抵觸情緒;過不了多久,他就會發現自己在做數據的時候,沒有以前那麼沒耐心了。他也會習慣首先去做一些數據分析,因為做完這件事情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喜歡的了,這樣心理上就會感到輕鬆,拖延的情況也會好很多。

圖:unsplash

這看來,遠離自己的「舒適區」並不是那麼困難,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不容易。不因為自己心理上的厭惡而拖延工作,這也是人生中一項重要的自我修養。

《100種高效能工作方法》

作者:顧嘉

出版社:萬里機構

出版日期:2020年7月7日

橙新闻: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39089.j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