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網路上見過太多「丟下就跑」的故事,也見過太多對此的質疑,讓人有點不敢相信。可這幾天,一張只有簡單署名的捐贈支票、一封只有寥寥數語的簡短信件,演繹了一個港版「丟下就跑」的真實故事。
一位署名為「梅家珍」的好心人,採取了比「丟下就跑」更為低調的方式,他(她)用郵寄的方式,給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寄出了一張兩萬港幣的支票,甚至都沒給人留下一個背影,只用一封簡短的書信闡明瞭心意。這個港版「丟下就跑」的真實故事,就像一股清流,慰藉了聯合出版人的心。「梅家珍」在信中寫道:
「貴公司一直致力於文化專業,對社會貢獻良多。而貴公司旗下書店的高質書籍亦使本人受益匪淺。而如今面對疫情,故本人願捐出港幣兩萬元正,希望微薄之金錢亦能對貴公司之業務有所裨益。」
「梅家珍」,或許是一位先生,也或許是一位女士,還或許也並不富有。不過,對出版人來說,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梅家珍」的這一張無價支票,是對聯合出版人的至高獎賞。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4526jwk-800x449.jpg)
疫情下困境中的堅守
誠然,和香港的絕大多數企業一樣,疫情也給聯合出版集團造成了不小的衝擊。香港書展延期、旗下三聯書店、中華書局以及商務印書館的零售門市營業也受到影響。可以說,此時此刻的香港書業格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在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聯合出版集團人卻始終堅守,源源不斷地為社會大眾提供精神食糧。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214235hnhl-800x449.jpg)
「一本」網上書展 X「知書」電子書展 X 出版機構聯動
當讀者們翹首以盼的香港書展因疫情反覆延期之後,聯合新零售「一本」網上購書平台迅速回應,由7月15至26日推出全港首個大型網上書展,匯聚出版社新書佳作,呈獻超過20萬種圖書和文化產品,為讀者打造「24小時不打烊」線上書展,連同線下近50間實體書店同步舉行「將書展帶到你身邊」主題書展。據悉,書展以閱讀的四種力量——「閱讀,所以勇敢」、「閱讀,所以相遇」、「閱讀,所以成長」及「閱讀,所以探索」為理念進行企劃推進。聯合新零售常務副總經理孫海玉表示「在疫情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閱讀讓人思考、準備自己,看穿迷霧,相信未來。」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5308aa7-375x500.jpg)
不僅是網上書展,「一本」亦舉辦多場線上直播節目推廣閱讀。在各出版機構的支持下,「一本書展現場」名家雲集,16場直播節目於「一本」的Facebook、Youtube等平台同步直播,包括:金牌節目製作人甘國亮分別與著名導演楊凡及資深傳媒人鄭明仁對談「繼園臺寄來的情書」和「藏書人談書」,以及新銳文藝創作人米哈與香港歷史學者鄭寶鴻對談「冷月照香江」等等。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6219knt-667x500.jpg)
除了實體書,擁有全港第一電子書庫的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知書也於7月15日開展線上電子書展,提供過千本電子書、有聲書的大力折扣。這一新銳的移動閱讀學習平台,將「講書」、「開課」、「有聲書」、「電子書」和「視頻」有機結合,為因疫情而居家的讀者提供了讀書的不同方式。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635ws8o-1-500x500.jpg)
只有好書才能慰藉心靈
談到出版,為讀者帶來好的文字是最為根本的。疫情面前,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各大出版機構關注讀者的需要,在這一特別的時間用文字傳遞出最溫暖的力量。
三聯書店出版的「心靈勵志系列」新書關注讀者的心理健康,其中更有一本以抗疫為主題的《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該書作者劉宇隨中國攝協攝影小分隊從北京出征武漢,為數萬名醫護人員拍攝肖像。書中不僅有他身處抗疫前線的66天裏拍下的大量珍貴照片,還有他寫下的20多篇抗疫手記。而此書所得收益及作者版稅將全數捐贈給香港新家園協會作社區慈善用途。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64856z8-356x500.jpg)
中華書局則在推出新書以外關注青少年群體,配合教育局今年推出的暑期閱讀計劃——「書出知識‧贈閱圖書」,於網上書展特別設有「暑期閱讀計劃推薦專區」,為廣大學生精選各類精彩讀物,並以專業團隊為不同的教育機構提供多種多樣的閱讀指引,讓課堂受疫情影響的學生群體停課不停學。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3306898m-800x320.jpg)
商務印書館秉承百年來「木鐸啟路‧日新無已」的理念,推出《董培新畫說金庸》、《尋覓張愛玲》、《我的前半生》等文化書籍,讓讀者在安坐家中之時亦能為心靈尋找到一片棲息之所。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3344xawh.jpg)
不落幕的文化活動
「以文化人、以書立社」,書之外,聯合出版集團一直以來也堅持文化傳播的使命,而在疫情面前,其文化活動則更加充滿新意。
中華書局發起的「行走香港:連線交通與閱讀」的全港首間流動書店,讓人們在無法前往人群密集的社交場所之時,偶遇一個特別的閱讀空間。將出版的多種香港本土交通工具主題書、電車工友珍貴物件以及極具本地特色的迷你路牌放置在展覽車廂中,讀者可以在不經意間擁有一個重新認識香港街頭的機會。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825l5gn-667x500.jpg)
而具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譽的西泠印社與文化藝術品牌集古齋一起創立的「西泠學堂」,在疫情蔓延之時亦用靈活的方式,繼續堅持舉辦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僅將2020年春季課程改為網絡授課形式進行,「西泠學堂」還於5月8日舉辦免費試聽公開課,將中國文化藝術推介給更廣闊的受眾。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843adzn.jpg)
除此之外,由集古齋舉辦的淳浩拍賣也在這一特別時刻找到新的經營模式,精心準備的「淳浩第一期網上拍賣會」,開拓了通過微信小程式等方式以展示拍品資訊,讓客戶安坐家中即可透過網上平台參與競投,在特殊時期用特殊的方式支援藝術發展、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19181857xtsc-419x500.jpg)
我們要感謝這位好心人,這是一張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支票,他讓香港的文化工作者知道,在這疫情之下,他們工作的意義。我們也要感謝每一位文化工作者,是他們給予大眾更加強大的力量。
「梅家珍」,如果您看到這篇文章,我們的記者想見到您;
「梅家珍」,您在哪裡,聯合出版集團在找您。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