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大年初三 喜氣洋洋 禁忌繁多
來源:橙新聞    2020-01-27 14:07
農曆新年雖然喜氣洋洋,但禁忌繁多,「赤口」的大年初三更被視為不宜拜年的日子。原來大年初三還是「餓鬼日」、「老鼠娶親」等日子,其實不宜外出,以免遇上餓鬼,就算留在家中都要提早睡覺,以防騷擾老鼠娶親。

【識港網訊】農曆新年雖然喜氣洋洋,但禁忌繁多,「赤口」的大年初三更被視為不宜拜年的日子。原來大年初三還是「餓鬼日」、「老鼠娶親」等日子,其實不宜外出,以免遇上餓鬼,就算留在家中都要提早睡覺,以防騷擾老鼠娶親。

赤口忌外出

雖然是洋人,但年初三都不應該拜年。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家都知道大年初三是「赤口」,忌拜年,否則易生口角,反令親友間不和。然而「赤口」來源是怎樣呢?

相傳「赤口」又名「赤狗」,為漢人民間傳統的一個惡神,被認為是「熛怒之神」,大年初三當日會下凡,凡是遇到此神的人都會遭遇惡運,有說法說:「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尋,行人有驚慌,雞犬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須防咀咒,恐怕染瘟殃。」

然而人們多在意「赤口」的字面意思,以為大年初三除易有口角外,沒甚忌諱,所以當天會到黃大仙求神祈福、到車公廟轉轉風車等,事實上是萬事不宜,應避免外出。

切忌食豬肉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人愛吃豬肉,不少人正月任何日子照食葷腥,不過相傳女媧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人;初三正是「豬日」,傳統上應給面子女媧,當天不吃豬肉。

餓鬼日出街小心撞鬼

很多人覺得和餓鬼有關的節日只有盂蘭節(又稱中元節)、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等,但其實我們生人於正月過年,遺留陽間的孤魂野鬼都要過年;而大年初三正是「餓鬼日」,是餓鬼出來過年的時間。

相傳餓鬼會纏繞生人求食,所以當拿着禮品前往拜年,除了吸引了餓鬼,還有機會把餓鬼帶到親友家,招惹惡運。

老鼠娶親 晚睡早起

這忌諱背後有一個故事:相傳一對老鼠夫妻年紀漸長,想自己的女兒早日覓得好人家。他們起初想太陽伯伯做他們的女婿,但太陽伯伯說一片烏雲便可把他遮蔽,他不及烏雲;然而烏雲又說一陣風便可把自己吹散,還是風才是有能之人;但是風又說只要一堵牆便可以把自己摔低,叫那對老鼠還是找牆壁做女婿好了。

當他們在一個村落找到牆的時候,村民咒罵一隻健碩的老鼠,說這隻老鼠真可惡,無論牆有多厚,他總能在地底或甚麼罅隙鑽出洞來。這時候老鼠夫妻發現這隻老鼠才是有能之輩,是他們想要的女婿啊!不過他們又想,比老鼠厲害的東西,不就是貓嗎?恍然大悟的他們最終決定把女兒嫁給貓。

不過貓一把新娘娶到手,便立即把老鼠妻子吃掉了!

自此民間傳統上,人們會在這晚早睡,聽到老鼠吱吱叫時只道老鼠忙着娶親,事前還會撒鹽撒米等當作「賀禮」,又叫「老鼠分錢」。為防打攪老鼠的雅興,人們在大年初三早睡,初四晚起,所以老闆別怪責員工初四遲到,因為他們都要讓路給老鼠娶親啊!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20/01/23/010137703.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