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春節是中國與華人地區及世界各地漢族社會過的傳統新年。通常,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之後晚輩將收到壓歲錢並守歲,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那麼亞洲各地的過年習俗又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日本
從明治時期開始,近代日本積極向西方文化靠攏,採用西方歷法,以公曆新年(新正)代替春節(舊正)。雖然歷法換了,但日本元旦還是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禮儀。
過年前,日本人都要在家門口供奉「門松」。日本宗教文化中,有一位「歲徳神」,主管新年繁盛之事,居住山中。因此,日本人在過年前,在家門口立門松,或在門上掛一枝松枝,表示「迎神」。
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除夕日本人不吃餃子或年糕,而是吃蕎麥麵:一是因為蕎麥面細長,象徵長壽;二是在於蕎麥面可以去五毒;三是家族成員之間的緣分如蕎麥面一樣綿長;四是蕎麥面比較脆容易切斷,因此過年時吃,就可以把過去一年的煩惱等去除。
除此之外,日本各大寺院在大晦日之夜都要舉行撞鐘儀式。撞鐘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是108響,其中31日0時之前,撞107響,最後一響要留在1月1日元旦的最初時間,日本人在大晦日夜到寺院去聽鐘或敲鐘,是為了新年的平安。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9746_054408-750x500.jpg)
韓國
比起年三十的守歲,韓國人更重視年初一早晨的「祭禮和歲拜」儀式。人們會按家譜排位擺放祖宗的牌位或畫像,在供桌上擺好各式供品。供品嚴格遵守「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和「左飯右羹」等規矩擺放。全家身著傳統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磕頭行禮。
拜完以後,他們才開始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這餐同樣有嚴格要求,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所謂米糕是用大米粉做成,經過壓制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一片片。
春節期間,韓國人還要進行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活動。在娛樂遊戲上,他們最喜歡玩的是「擲木四」和「花牌」(相當於擲色子和撲克牌)。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9747_810827-667x500.jpg)
越南
越南人同樣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重要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越南春節必有的物品就是:鮮花、年粽、春聯、爆竹。
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數年粽。這種粽子成四方形,裡面有綠豆和五花肉,而大小也要比中國的粽子大得多,一個要一至兩斤。除了方粽,在越南的餐桌上還要有腌蒜、紅糯米飯等傳統食品。
越南大年初一這一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祭祖。初二、初三兩天,已成家立戶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須向父母致以新年問候、敬贈禮品;若父母已去世,則要帶上供品,到長兄家拜祭父母之靈。初四,人們燒化紙錢、紙衣,以祭送祖先。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頓團圓飯。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9745_869621-667x500.jpg)
馬來西亞
在農曆新年前的這段期間,馬來西亞的華人會到商場、市集和店鋪採買年貨。過年必不可少的有柑、肉乾、年餅。
「柑」的廣東話與「金」同音,拜年時送柑如送金。馬來西亞的肉乾以豬肉為主,切片釀製後,放到炭火上烤,香味四溢。年餅的種類多樣,有中式和馬來式。中式年餅有雞蛋卷、炸芽菇(慈菇)、炸蟹柳(蟹肉棒)和最近流行的炸魚皮。馬來式或娘惹式年餅有黃梨撻(鳳梨餅)、番婆餅、粿加必(馬來蛋卷)、蝦餅等。
大年初一一早就要拜神祭祖,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時年長的會派給年輕的紅包,而在馬來西亞不限血緣關係,親朋戚友、鄰居、熟人陌生人都可以收發紅包,條件是發紅包者是已經結婚的。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9748_930592-667x500.jpg)
新加坡
對於新加坡人來說,魚生是農曆新年必不可少的食物。但與其他地方吃燒魚不同,新加坡人過年吃魚,通常是生冷不忌,魚片放涼、灑上胡椒和辛香調味料,還可以搭配蘿蔔絲等,具有吉祥意義的蔬菜,家人團聚在桌邊、用筷子攪拌「魚生」,最好能將魚生連同蔬菜絲攪拌後高高舉起,並說出祝福語,如「撈喜、撈喜」,拉越長代表運氣越好、也有長壽的寓意。
橘子在新加坡的習俗中也具有「大吉大利」的意涵,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會攜帶橘子禮盒(或攜帶雙數,通常是兩顆)交給主人,等到聚會結束、準備離開時,主人也會準備同樣數量的橘子作為餽贈,稱為「換橘子」,祝福賓主一家「好事成雙」。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9743_087047.jpg)
菲律賓
菲律賓人大多重視聖誕節和公曆新年,但一些華人也會過農曆新年。菲律賓人在除夕夜的時候會準備八種圓形的水果,像是番茄、西瓜、葡萄等等。八寓意「發財」,圓型象徵繁榮,找到越圓的水果,第二年就將越繁榮。除了圓形水果之外,菲律賓人還要穿上「點點裝」,這同樣是源於圓的美好寓意。
長壽麵和糯米是菲律賓人新年大餐裡必須出現的食物。長壽麵象徵長命百歲。糯米,則是因為它黏糊糊的,象徵家族裡的人全都黏在一起。而這頓餐中,魚和雞是絕對不能出現的,因為這代表家中食物短缺。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1/27/010137942.shtml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