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勾勒「水中光影」祝福香港
作者:劉毅 來源:大公報 2020-01-10 09:28
由香港水彩畫研究會、藝術香港主辦的「水中光影──香港水彩畫邀請展」昨日在藝術香港空間開幕,展示二十三位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六十餘幅水彩畫作,參展人員中既有全職藝術工作者,亦有來自各行各業的職員,但畫功可圈可點。他們以畫為媒,表達對香港的熱愛之情。展期至本月十六日。
【識港網訊】由香港水彩畫研究會、藝術香港主辦的「水中光影──香港水彩畫邀請展」昨日在藝術香港空間開幕,展示二十三位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六十餘幅水彩畫作,參展人員中既有全職藝術工作者,亦有來自各行各業的職員,但畫功可圈可點。他們以畫為媒,表達對香港的熱愛之情。展期至本月十六日。
出席昨日開幕式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香港畫家聯會會長陳家義、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沈平、香港文化藝術推廣協會會長劉若儀、藝術香港總策劃劉偉忠等。
以水彩展示港事港情
是次參展畫家有陳家義、沈平、趙志軍、韋勁敏、廖小平、許昭奇等。在他們筆下,不僅有蒼茫的內蒙古大草原、雪山奇景,更有香港本地景致,諸如華燈初上的維港兩岸、雷生春堂,以及那些已經消失的文化地標,滿含香港印記。
沈平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的『修例風波』致使社會撕裂,但今次有感於本地藝術家仍然能在此時此刻潛心創作,孜孜不倦提升藝術修養,以水彩展示港事港情,着實難得。」
其今次展出的其中一張近作《維港華燈》正是他希望香港愈來愈好心情的寫照。
凸顯東方審美觀點
陳家義稱,本次畫展籌備時間只有短短十三天,但作品集中反映藝術家對於香港風土人情、乃至祖國山河的深情描繪,令人動容。其展出作品《煩囂香港》畫的是本地已消失的漁民文化,另一幅作品《建設香港》為去年創作,是少見畫施工場景的水彩畫作。
韋勁敏希望能在水彩畫中添加中國水墨畫筆觸,凸顯東方審美觀點。作品《希臘神殿寫生》和《雙鶴》等作品乍一看宛如水墨畫般雋永,線條細節可見中國畫特色,「水彩畫屬於西方繪畫技藝,但為了突出中國畫家特色,故而在勾線、乾濕濃淡之處加了水墨畫線條。」韋勁敏說。
藝術香港空間位於灣仔軒尼詩道340-342號國華大樓三樓,查詢展覽詳情可電三七九一二一八一。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