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橙新聞
【識港網訊】2019已過,是時候回望過去一年的拍賣市場。在盤點了成交價最高的10件藝術品之後,我們發現了這樣幾件事:10件作品都由佳士得拍賣行與蘇富比拍賣行拍出;10件作品的創作者皆為男性藝術家;10件作品中,9件在紐約拍出,1件在倫敦拍出;7件是當代藝術,3件是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這10件作品究竟是誰?讓我們一起了解。
第十名:《亨利·格爾德札勒與克里斯托弗·斯科特》(Henry Geldzahler and Christopher Scott)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65_927439-709x500.jpg)
藝術家: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
創作年份:1969年
成交價:3766.1萬英鎊
拍賣行:倫敦佳士得
在這幅畫中,坐著的是美國當代藝壇的風雲人物,時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館長的格爾德札勒(Henry Geldzahler),站在旁邊的是他的同性伴侶斯科特(Christopher Scott)。那時的格爾德札勒正在籌備展覽「紐約繪畫與雕塑:1940-1970」。
這幅畫的創作者大衛·霍克尼出生於英國,是一位公開的同志藝術家,在繪畫、攝影、設計等領域都有相當傑出的成就。
當時,霍克尼來到格爾德札勒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家中,用相機和速寫記錄下了這一場景,並完成了此幅丙烯畫作。
第九名:《無題》(Untitled)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59_786006-357x500.jpg)
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創作年份:1960年
成交價:5009.5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這是一幅由馬克·羅斯科創作的色域繪畫作品。所謂色域繪畫主要是喚起崇高的冥想和超然的感受,從而使繪畫觀察者陷入在沉思中。
馬克.羅斯科是出生於拉脫維亞的猶太人,活躍於美國。起初,他筆下的藝術是現實主義的,後嘗試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方法;最終,他逐漸拋棄具體的形式,於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繪畫風格。
此幅作品的來源亦值得關注,是由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委託蘇富比進行拍賣,而在此之前更是由傳奇收藏家兼藝術贊助人——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饋贈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
第八名:《頭像習作》(Study For A Head)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60_095531-422x500.png)
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創作年份:1952年
成交價:5038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這幅由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作品描繪的是一位驚恐尖叫的教皇,給人陰暗恐怖的感覺。
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英國畫家,是同名英國哲學家的後代。其作品以粗獷、犀利,具強烈暴力與噩夢般的圖像著稱。他堅持探索在照相術普及的時代,畫作能傳達的特別意義。
這幅作品是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尖叫宗教」系列之一,而這一系列可被視為他生涯最優秀的作品。這一系列的靈感來源於西班牙畫家Diego Velázquez的《英諾森十世》——以教皇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肖像為藍本的作品。
第七名:《Hurting the Word Radio #2》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55_981637-467x500.jpg)
藝術家:愛德華・魯沙(Ed Ruscha)
創作年份:1964年
成交價:5248.5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此幅作品來自美國當代著名藝術家愛德華・魯沙。在蔚藍底色之上有五個帶有陰影的黃色字母「RADIO」。其中,「R」和「O」被金屬夾鉗擠壓而變形。
愛德華·魯沙是當今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出生於美國。與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一樣,愛德華·魯沙的藝術訓練也源於商業藝術。他對文字和版式的興趣最終成為他繪畫,版畫和照片的主要主題。
2014年,他的繪畫作品《Smash》曾以3040萬美元的價格由「高古軒」畫廊的創辦人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拍得。
第六名:《貓王二重影》(Double Elvis)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54_369864-335x500.jpg)
藝術家:安迪·華荷(Andy Warhol)
創作年份:1963年
成交價:5300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這幅絲網印刷作品是安迪·華荷的著名《貓王二重影》系列之一,畫上人為美國著名搖滾樂手貓王在電影《火焰之星》中的形象。
安迪·沃荷是美國著名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也是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
此系列還有另外兩幅畫作,每幅都很相似,主要差別在於兩個「貓王」的距離,以及顏色深淺。另外兩幅中的一副原屬永利度假村創辦人史提夫·永利(Steve Wynn),於2018年5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以連佣3700萬美元成交;另一幅現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第五名:《女人與狗》(Femme Au Chien)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62_865383-395x500.jpg)
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創作年份:1962年
成交價:5493.6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此幅作品來自巴勃羅·畢加索,畫中是他第二任妻子Jacqueline Roque安撫愛犬Kaboul的場面。
巴勃羅·畢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藝術雕塑家、版畫家。他與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該幅作品來自日本私人收藏。畫作的左上角有畢加索的簽名。
第四名:《水壺與水果》(Bouilloire et fruits)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57_235050-629x500.jpg)
藝術家: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創作年份:1888-1890年
成交價:5929.5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該幅靜物作品來自保羅·塞尚,是他的成熟期作品。該幅作品中的水果、水壺排放的方式都是按照塞尚的理想的繪畫概念展開。
保羅·塞尚可被看做是現代藝術之父,他的作品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對後世藝術家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認為自然界所有物品皆可由圓柱,圓等三種結構組成。
該幅作品此前一直被S.I.紐豪斯(Samuel Irving Newhouse Jr. )收藏。這位傳媒大亨旗下擁有《紐約客》、《Vogue》以及《名利場》等時尚雜誌。
第三名:《水牛II》(Buffalo II)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53_581960-374x500.jpg)
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創作年份:1964年
成交價:8880.5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這幅來自羅伯特·勞森伯格的絲網印刷作品通過拼貼藝術記錄了美國的多個重要事件及代表元素,包括肯尼迪總統遇刺、登月計劃、美國鷹等。
羅伯特·勞森伯格是一位美國藝術家,他20多歲從美國海軍退役後才正式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他涉獵廣泛,包含表演、攝影、觀念藝術等領域。他還參與創辦了著名的藝術與科技實驗組織(E.A.T.),鼓勵藝術家與工程師之間的創造性對話。
此幅《水牛II》拍得高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畫作完成的同一年, 勞森伯格憑藉在絲網印刷領域的突破贏得了威尼斯雙年展的金獅獎。
第二名:《兔子》(Rabbit)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67_726003-750x500.jpg)
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
創作年份:1986年
成交价:9107.5萬美元
拍賣行:紐約佳士得
《兔子》是傑夫·昆斯創作的3件不鏽鋼雕塑之一,是一隻身高1米、手持胡蘿蔔,沒有五官的兔子。這件作品線條簡明,觀眾可以透過不鏽鋼表面看到自己的身影。
傑夫·昆斯是一位美國藝術家,其作品風格鮮明,多由色彩明麗的簡單形狀堆積而成——例如不鏽鋼骨架、鏡面加工過的氣球獸。著名的「氣球狗」系列就來自傑夫·昆斯。
此次《兔子》拍賣成交讓傑夫·昆斯打破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於2018年紐約拍賣會上以9031萬美元成交的記錄,再度榮登「在世最貴藝術家」寶座。
第一名:《乾草堆》(Meule)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10245861_889238-639x500.jpg)
藝術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
創作年份:1890年
成交價:1.1億美元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這幅作品是克勞德·莫奈創作的25幅《乾草堆》之一。當時,正值創作巔峰的莫奈花費一年的時間在法國吉維尼的住所附近觀察自然光影的變化與季節的流逝,並用畫筆記錄。此幅《乾草堆》中,谷堆在陽光下泛起金光,熠熠生輝,畫面有著呼之欲出的活力。
克勞德·莫奈是一名法國畫家,亦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印象派」一詞便來源於其畫作《印象·日出》。
《乾草堆》系列中的17幅都被博物館收藏,此幅是目前已知8幅由個人收藏的《乾草堆》之一,1986年曾以250萬美元拍賣成交,此後再未出現在市場上。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1/03/010135893.shtml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