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樂.誼」開幕音樂會別具一格
作者:周凡夫   來源:大公報    2019-12-26 11:19
「樂.誼國際音樂節」邀來德國斯圖加特室樂團(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開幕音樂會,音樂會開場是莫扎特的F小調嬉遊曲K.138,三個樂章十多分鐘充滿活力而優美的音樂。
圖:李垂誼(左)與德國指揮家甘普於本次音樂會首度合作

【識港網訊】日前舉辦的「樂.誼國際音樂節」邀來德國斯圖加特室樂團(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開幕音樂會,可說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演出。

之所以難忘,除了當晚出色的音樂表演,還有與音樂無關的時局帶來的影響。當晚音樂會取消半場休息,好讓觀眾能趕上提早停駛的港鐵,加上克羅地亞鋼琴家拉錫(Dejan Lazic)未能前來演奏莫扎特的第十四鋼琴協奏曲。

音樂會開場是莫扎特的F小調嬉遊曲K.138,三個樂章十多分鐘充滿活力而優美的音樂,散發着莫扎特十六歲時富有青春的歡愉音樂,特別是無比優雅,充滿歌唱性旋律的慢板,洗滌了聽眾的心靈。

「樂.誼國際音樂節」是由大提琴家李垂誼擔任藝術總監的垂誼樂社一年一度的音樂節目。當晚他原定與樂團作壓軸演奏,改為在奏完熱身的嬉遊曲後提早登台,與樂團演奏的曲目亦由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改為海頓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樂隊亦在五部弦樂的編制中加入雙簧管及法國號(各二),音樂的能量較開場的嬉遊曲明顯加強外,廿多分鐘的三個樂章,李垂誼可說是揮灑自如,讓人感受到和諧音樂之美。在新加入節目單中的莫扎特G大調小夜曲K.525,四個樂章都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的音樂中,就更多了一點共鳴感。因節目變動而成為壓軸曲目的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帶點異國情調,節奏歡快,彷彿為聽眾打了一口強心劑,大家在離開音樂廳時,步伐亦變得非常輕快,儘管那時還只是九時十五分。

經過七十多年發展的斯圖加特室樂團,列於場刊上的成員名單有十位管樂手(雙管編制),但場刊的樂團照片,卻只有作為核心的弦樂五部(5+4+4+3+2)的十八位弦樂手,觀眾更不難發現照片上的女樂手只有五人,但當晚舞台上所見卻有十人,超過半數!何以有此差異,原因便留給讀者推想了。不過,當晚大會堂沒有開樓座,觀眾大概亦只有一半,原因不用推想都會知道,但出席者卻是反應「熱烈」,每個樂章都有不少意外的「熱烈鼓掌」,儘管指揮在樂章間的掌聲後並無轉身回禮,奈何仍有不少觀眾「不醒目」,因為他們的錯誤掌聲干擾了指揮。但另一角度來說,這多少反映了當晚的音樂會吸引了不少「古典音樂入門」的聽眾,也達到了樂社「推廣音樂」的目的了。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