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特稿】走近澳門「回歸一代」
來源:文匯報    2019-12-16 15:00
澳門本地產業結構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也給澳門青年的職業規劃帶來更多選擇。和蔡曉琳同台表演的方騰,就瞄準了澳門本土不斷茁壯發展的民樂教育市場,希望畢業後回到家鄉,從事民樂培訓教育工作,把中國民族樂器教授給更多澳門年輕人。
蔡曉琳。 網上圖片

【識港網訊】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前夕,離金蓮花廣場不遠的高士德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小女孩的父母給她取名叫蔡曉琳。作為「回歸一代」,蔡曉琳說,她記憶中的澳門一直就是一個淳樸、安寧和國際化的城市。

從3歲起,蔡曉琳就接觸音樂。起初她和大多數澳門孩子一樣學習西洋樂器,後受到外公影響轉學古箏。蔡曉琳說,在當時的澳門,中國傳統民樂知名度並不高,還被一些人認為「老土」。

回歸後,隨着澳門和內地文化交流增多,越來越多內地民族樂專業人士選擇到澳門發展;澳門本地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更加重視,學習中國傳統民族樂器逐漸成為澳門年輕人的新潮流。

儘管蔡曉琳的父母覺得女兒學金融、商業等學科會「更有前途」,但她毅然決定學習民樂,並成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我們這一代澳門青年真的很幸福。」在蔡曉琳看來,成長在澳門回歸後的青年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對澳門和澳門青年的「滿滿愛意」。

蔡曉琳說,20年來,澳門從一個小漁村逐漸轉變為國際化大都市,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更加欣欣向榮,對澳門青年的普惠政策也越來越多。

澳人才在世界嶄露頭角

如今,每年有數千名澳門青年到內地和海外,參與主題多樣、形式豐富的訪學交流活動。澳門和內地中學的對口交流、大灣區主題實踐活動、創新創業交流計劃等在全國各地舉辦,有的澳門青年還有機會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全面了解祖國發展。

在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莫志偉看來,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動有助於將澳門深厚的愛國底蘊很好地在下一代中傳承下去。2019年,澳門青年聯合會主辦了約25個交流團,讓超過800名澳門青年到內地或海外交流。「祖國對澳門真的非常關心,我們希望讓更多澳門青年學生朋友了解,現在澳門擁有的一切都是在祖國支持下創造的。」莫志偉說。

如今,越來越多澳門青年才俊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通過澳門勞工事務局的選拔和培訓,23歲的澳門青年馮學健在2017年為澳門摘得世界職業技能競賽最好成績-網站設計項目金獎;21歲的徐家琪則用澳門傳統小吃「糯米糍」和西點麵包結合,獲得了2019年世界職業技能競賽烘焙項目的卓越表現獎章……「澳門學生的競爭力展現在綜合能力上。」澳門高等教育局局長蘇朝暉說。

把握自身優勢創造未來

今年10月,蔡曉琳和同樣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二胡的方騰一起,作為澳門青年民族樂演奏者參與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演出,如願以償在家鄉登上國際舞台。20歲的蔡曉琳希望結束在北京的學習後能有機會出國深造,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澳門本地產業結構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也給澳門青年的職業規劃帶來更多選擇。和蔡曉琳同台表演的方騰,就瞄準了澳門本土不斷茁壯發展的民樂教育市場,希望畢業後回到家鄉,從事民樂培訓教育工作,把中國民族樂器教授給更多澳門年輕人。

馮學健並不滿足於金獎獲得者的稱號,除幫助培訓更多澳門青年參與世界職業技能競賽之外,他正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一套零售軟件系統,希望有一天能推廣到大灣區的大小店舖。沉迷於烘焙的徐家琪則希望自己的手藝更上一層樓,以澳門不斷發展旅遊業為契機,用有創意的烘焙作品改變大眾對傳統麵包的認識。

下一個20年,澳門青年面對的機會將越來越多,挑戰也將越來越大。莫志偉說:「澳門青年要把握機會,學會主動爭取,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