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夏日國際電影節佳片紛呈
作者:行 光   來源:大公報    2019-07-25 09:10
「夏日」國際電影節的節目略為偏向年輕口味,在大師作品之餘,主打面向年輕觀眾的作品,今年唯一一部香港作品是麥曦茵執導的《花椒之味》。
圖:《萬千痛愛在一身》是艾慕杜華半自傳式新作

【識港網訊】自從香港國際電影節延伸節目時間,近乎全年不停有放映活動以來,夏日國際電影節這個在八月份舉行的活動,就和春天的「正節」有着互為補充的關係。「夏日」國際電影節的節目向來略為偏向年輕口味,在大師作品之餘,主打面向年輕觀眾的作品,今年唯一一部香港作品是麥曦茵執導的《花椒之味》,講一個三姊妹的故事,她們分別居於香港、內地及台灣。

  艾慕杜華成焦點

今年夏日國際電影節的主角無疑是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ovar),開幕電影是其半自傳式作品《萬千痛愛在一身》(Pain and Glory),艾慕杜華御用演員安東尼奧班達拉斯(Antonio Banderas)憑此片成為今屆康城影帝。

名為「愛慾迷宮 艾慕杜華」的專題中,將放映他的八部舊作,電影節的主題設計意念,也明顯是來自他的舊作……說起來,艾慕杜華的確和香港國際電影節有過一段特別的關係,他的《慾望之規條》(Law of Desire)、《女為悅己者狂》(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捆着我、困着我》(Tie me up! Tie me down!)等早年名作,都是通過電影節引進香港,那段時間也是電影節推介文字最啜核抵死,形成某種刻板印象的年代。

相比起德國導演法斯賓達(R.W. Fassbinder)鏡頭下性小眾的壓抑絕望,艾慕杜華那些年的異色作品雖然一新耳目,但還是顯得平易近人,容易消化得多。這次的放映,除了讓新一代的影迷可以一次過在大銀幕上認識這位導演的創作歷程,也是老一輩影迷重溫舊夢的機會。

  名導作品具特色

至於閉幕電影,則是英國老將堅盧治(Ken Loach)的新片《對不起,錯過你》(Sorry We Missed You)。一向把鏡頭對準普羅大眾的他,隨着時代的變化,也不能只拍藍領了。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是一位速遞公司的「自僱人士」,新時代的新經濟形態,有新的剝削模式,而導演對人、對小人物命運的關心,則是數十年來不變。

來自康城電影節的作品,還有占渣木殊(Jim Jarmusch)的黑色喪屍喜劇《死無可死》(The Dead Don’t Die)、荒誕驚慄的法國片《麂皮大導殺上癮》(Deertskin)、浪漫感性的《以你的舞步撩動我》(And Then We Danced)。

另一部名導新作則是活地阿倫(Woody Allen)的《情迷紐約下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

不知是否電影放映模式變革的影響,近年各大電影節都多了各種回顧性質的環節,而且回顧的作品是愈來愈新,像這次夏日國際電影節新加的「名導首作」環節,將放映李滄東的《黑道初哥》以及奉俊昊的《綁架門口狗》,兩部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作品,距今不過二十幾年,感覺其實有點「近」。而四部修復的經典作品:《不作虧心事》和《怒火青春》,兩部都是在探討青少年的社會問題,他們憤怒的原因何在,電影是無可爭議的好電影,唯一感到意外的是,它們已是需要「修復」的經典了。

另外兩部日本經典,小津安二郎的《東京暮色》和川島雄三的《藝伎日記》,則是大家認知中的「老電影」經典。《東京暮色》以往被視為小津不太成功的作品,描繪他不擅長的失敗家庭,妻子紅杏出牆,女兒遇人不淑,和小津經典作品中的典雅大異其趣。如今,則有論者覺得這是小津向成瀨巳喜男《浮雲》的回應,也深受他好友、小說家志賀直哉名作《暗夜行路》的影響,這個說法提供了一個新的欣賞角度。而早逝的川島雄三近年有被重新評價的傾向,這部《藝伎日記》反映了戰後日本社會的情況。

  青春片新鮮出爐

夏日國際電影節始終是以年輕觀眾為主要目標的活動,各種新鮮出爐的青春片是主菜。

今年有石井裕也的新作《町田君的世界》,是改編得獎漫畫作品的校園初戀故事。而土屋太鳳和芳根京子主演的《累~深紅之吻》,則是解放黑天鵝的慾望,淋漓透現嫉妒和貪婪的人氣作品。

說到迎合年輕人口味,混雜了大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港日動作片以至意大利式西部片元素的cult片經典,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的《標殺令》上下集(Kill Bill:Volume 1 & 2)可能是更適合在夏天觀看。這部不過公映了十幾年的作品,如今也成為需要「重現」的經典,所謂的重現,當然是指在大銀幕上觀賞。這點,也是各種電影放映活動存在的價值所在。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