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受芯片短缺、供應不足及資本炒作等因素影響,最近用於手機、電腦的記憶體(RAM)、硬盤等價格紛紛暴漲。記者日前赴深圳華強北走訪發現,有的商家記憶體價格已急升兩倍。分析認為,這場存儲芯片漲價潮短期內仍無緩解跡象,緊缺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6年上半年。
華強北賽格電子市場一名銷售記憶體和硬盤商家的店員表示,10月以來受原材料漲價、供應不足等影響,代理批發銷售的國產品牌BORY記憶體和硬盤紛紛上漲。「12G記憶體已無貨,8G記憶體還有貨,但貴了一倍多。1TB容量硬盤過去售200至300元(人民幣,下同),現漲逾倍至近600元,升幅讓人咋舌。」另一位長期經營記憶體的商家指着貨架上不同規格的記憶卡無奈地說:「記憶體漲得太瘋狂,差不多升了一倍。64G記憶卡價格大漲,消費者的購買成本明顯增加。」
深圳商家:記憶體價飆兩倍
賽格電子市場華碩電腦專賣店店員指出,現在記憶體的升幅達兩倍以上。以32G記憶體為例,價格由100至200元,飆升到最新的500元;1TB硬盤價格也從300元左右漲到500多元,漲幅近一倍。
深圳半導體協會秘書長常軍鋒表示,目前記憶體漲價是產能不足、需求量大導致的。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價格上漲一方面是AI服務器對存儲芯片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原廠產能有限,疊加部分貿易限制,供應鏈完全跟不上,芯片短缺已成為價格上漲的核心推手。而全球存儲芯片產能調整、人工智能(AI)產業需求爆發以及國際貿易政策也對芯片供應帶來影響。
AI對高端存儲芯片需求增
業內專家分析,AI對高頻寬記憶體(HBM)和DDR5記憶體等高端存儲技術的激增需求,疊加傳統DDR4記憶體產能收縮,導致供需失衡。從供給端看,產能向高端產品傾斜,全球三大存儲巨頭(三星、SK海力士、美光)將產能從傳統DDR4轉向HBM和DDR5高端產品。例如,三星宣布多款DDR4記憶體將於年底停產,預計2025年全球DDR4產能減少25%。從需求端看,AI服務器對存儲芯片的需求遠超普通服務器。美光測算,每台AI服務器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和NAND(快閃記憶體)需求分別是普通服務器的8倍和3倍。OpenAI、亞馬遜、谷歌等企業提前鎖定原廠產能,導致消費端供應緊張。
華強北的記憶體價格一天一個價,更是漲價囤貨跟缺貨的惡性循環,導致市場供求失衡。楊德龍認為,在AI驅動與供應不足的多重作用下,記憶體價格難以回落。
針對存儲產品市場存在炒作現象,內地財經專家李大霄指出,囤積存儲產品存在巨大風險,一方面,產品迭代速度極快,新一代產品推出後,舊產品的價值會迅速降低;另方面,價格波動難以精準預測,一旦市場風向轉變,囤積者可能面臨重大損失。他重申,將存儲產品定義為理財產品存在一定誤區,消費者和投資者應正確認識存儲產品屬性,避免因錯誤認知而遭受不必要損失。
連鎖反應|電腦與手機新品加價 商家經營添壓
受硬盤和記憶體價格上漲的帶動,電腦、國產手機廠商旗艦新品也迎來集體漲價,電腦和品牌手機部分新款價格上漲二百至三百元(人民幣,下同)不等。
深圳華強北聯想一間專賣店的店員表示,目前記憶體和硬盤漲價不少,「雙11」期間已有電腦漲價200元,相信活動過後會有更多型號電腦漲價,幅度約數百元。賽格電子市場華碩電腦專賣店店員表示,華碩多款電腦價格即將上調,每台預計漲數百元。
在華強北多家品牌手機店觀察到,國產手機部分同款升級版的加幅高達300至500元。如OPPO Find X9、vivo X300等手機新品的售價均較上一代上調數百元,紅米K90全系列較上一代漲價100至400元。
對商家而言,電子產品漲價對經營帶來一定的壓力。但也有商家認為,價格上漲可能會促使消費者提前購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行業人士認為,終端市場的漲價情況,最終還要看供需平衡,以及品牌方能否做好調控工作。存儲芯片緊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6年上半年,目前,電腦品牌商正在加快用DDR5記憶體替代舊型號來應對成本壓力;而電視等消費領域,則放慢了從DDR3升級到DDR4記憶體的腳步。
專家料價格逐步趨穩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相信,隨着相關部門的介入、企業採購策略調整及國產替代進行加速,市場可能會逐步恢復理性和穩定。
內地財經專家李大霄認為,市場應循自然波動規律,讓價格在供需關係的作用下合理調整。目前階段政府毋須進行強烈調控,但正確的引導十分必要,包括輿論引導幫助消費者和生產廠家理性看待價格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