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在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中,各地區候選人積極發表政綱,爭取選民認同與支持,展現對社區未來發展的承擔。香港島西地方選區有5人參選,他們的政綱既具備前瞻性發展眼光,又聚焦於地區民生經濟的「痛點」,提出多項具針對性、建設性的建議,例如他們希望完善中西區旅遊配套、加快南港島線(西段)建設、監察華富邨重建進度及優化東涌規劃等;亦有候選人提出家庭友善與婦女支援相關主張,期望回應不同群體需求。
檢視康體文娛設施 配合時代多元需要

1號候選人楊哲安表示,將結合多年來的地區服務經歷及商界經驗,為中產階層與中小企發聲,以理性思維為立法會帶來新動力。他表示,自己曾在香港、北京及英國生活,了解本地、內地及西方文化。他認為,立法會需要更多「三棲背景」的人才,而他是該區唯一同時具備政府、商界及地區工作經驗的候選人,經歷過打工仔面臨的真實壓力,亦是一位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的「牛津議員」,相信能夠透過過往經驗,為政策議案提供新思路。
楊哲安表示,過往立法會長期存在對立氛圍,理性聲音難以真正發揮作用,如今時機成熟,他承諾若當選,將以多元背景與理性思維,助力香港聚焦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
針對中西區,楊哲安致力推動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及規劃,改善交通擠塞;優化中西區海濱長廊,研究打通信德中心一段,增加設施及配套,帶動區內經濟;檢視中西區康體文娛設施,改裝成新興運動場館,配合時代及多元需要;跟進舊樓維修問題,加強政府部門協作,推動創新技術驗樓。
針對南區,他建議加快「躍動港島南」計劃,爭取提高項目進度透明度,推動區內經濟;跟進南港島線(西段)走線規劃,推動工程盡快上馬,並採用創新技術,減低對周邊影響;監察華富邨重建工程進度;強化南區防災能力,提升基建及排水系統等設施。他亦建議在中西區及南區推動寵物友善社區設施,同時關注衞生情況,提升配套如增設狗糞收集箱和洗手設施。
至於離島區,他承諾將檢視東涌規劃,確保交通、學位及醫療服務等,應對未來翻倍的人口;提升東涌交通配套及增加班次,加快東涌線延線工程;跟進「機場東涌專道」工程及走線,打通東涌與機場島的勞動力及消費力;穩定離島渡輪收費,完善對外接駁交通;推動加快長洲碼頭重建工程,增加泊位及班次,疏導繁忙時間的乘客。
倡寬免多子家庭稅務 提升生育意願

2號候選人陳家珮以「為國家·為香港·為未來」為競選口號,表示自己在南區服務已逾十年,一直堅守崗位,與居民建立深厚連結,致力建設更宜居、更便利的社區。她認為,社會進步應體現在每一處生活細節,並強調將繼續在議會內反映女性與家庭所面對的實際處境,推動更具前瞻性及包容性的政策發展。
陳家珮指出,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的現象,特區政府必須有破局之策,因而提出一系列圍繞家庭友善的政綱,包括設立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全面研究香港人口結構變化對社會、經濟、勞動力等方面的影響,並制訂長遠人口政策方向;參考海外經驗(如匈牙利薪俸稅豁免),為育有兩名或以上子女的家庭提供稅務寬免,減輕經濟負擔,提升生育意願;同時建議擴大輔助生殖療程資助,讓中醫藥納入輔助生育服務稅務扣除範圍;研究放寬未婚人士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限制,配合現代女性生育規劃等。
針對南區,她承諾將推動「躍動港島南」計劃加快進度,促進旅遊與地區經濟發展;盡快開展港鐵南港島線(西段)工程,並引入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輕軌)等創新方案,以及採用先進科技建構高架橋路段,使之在極端天氣下仍可行駛,便利市民;跟進港大國際創新中心,確保薄扶林居民意見獲充分尊重。她亦關注華富邨重建、海怡港燈酒店等項目進度。
針對中西區,她建議整合優化中區旅遊配套,更新景點指示牌;加強樹木保養;進一步擴大環保回收網絡;修復路面不平;推廣寵物友善;提升海濱長廊吸引力等。
至於離島區,她將爭取盡快興建東涌市政大廈;加快興建東涌東站及東涌西延線;爭取北大嶼山醫院增加專科服務;改善道路、碼頭、度假設施等配套,同時釋放長沙相關用地,將其開發為康樂樞紐。
倡增幼兒照顧名額 續護婦女權益

3號候選人黃秋萍深耕社區多年,以「守正創新,實事求是,共融發展,築夢未來」為口號,提出十大重點政綱,涵蓋交通、經濟、婦女、就業等範疇,希望能獲得選民支持,將過往的實戰經驗帶入議會,推動香港島西共融發展,同開新篇。同時,作為離島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兼東涌鄉事委員會主席的黃秋萍特別關注交通議題,希望通過優化規劃和精簡流程等方式,推動基建項目提速、提效、提質。
以大嶼山為例,黃秋萍希望與政府推進「兩隧一橋」道路網絡方案的同時,爭取興建大嶼山環島公路;擴闊大嶼南道為標準公路,保障居民及遊客安全;並且因應東涌新市鎮擴展帶來的人口增加,優化巴士路線,引入小巴服務,加快港鐵東涌東站及東涌西站投入營運。
至於中西區及南區,她會繼續爭取南港島線(西段)盡快動工,並且發揮「築橋」角色,減低工程對港島區居民的影響。她亦提出爭取擴大船公司的非票務收入來源,如增設商業租賃空間及多元化經營,以補貼營運成本,減輕乘客負擔。
黃秋萍續稱,身為女性,她深深明白現代女性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的困難,期望能在立法會這個平台進一步維護婦女權益,例如,建議將3月8日國際婦女節定為法定假期,提升社會對女性貢獻的重視;促請增加資助課餘託管及幼兒照顧服務名額,減輕家庭負擔等。
另外,她亦推動海島經濟和特色旅遊,希望善用科技賦能,整合各區資源,挖掘深度遊路線,培養更多本地導賞員,提升景點吸引力。勞工政策方面,她認為政府要按勞動市場實際狀況,動態調配各行業配額,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同時,政府要提升街市等公營設施的營商環境,適當地引入市場機制和資金,加快優化或翻新。考慮到港島西聚居不少非華裔人口,黃秋萍提議,進一步完善非華語學生的學習支援。
爭取重推租置計劃 增加置業機會

4號候選人陳學鋒表示自己過去四年一直埋首立法會和地區工作,從不間斷。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新階段,故本次參選爭取連任,他承諾會以「齊建好家園」為主軸,堅守愛國愛港的初心,以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與社會各界建設一個經濟多元化、內聯外通、公平共享的香港。
陳學鋒提出,未來工作目標仍會緊扣中西區、南區及離島區三區發展需求,繼續爭取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樓齡介乎20年至30年的出租屋邨單位,增加置業機會;推出「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增加整體資助房屋的供應,完善置業階梯。
舊區重建方面,他承諾將爭取推出「樓宇更新大行動3.0」,支援及資助舊樓業主做好維修;優化市建局「招標妥」計劃,包括為參與計劃的大廈,提供指定工程顧問為「代聘顧問」,藉此加快維修工程。他並建議政府研究設立「自願性樓宇維修代辦服務計劃」,主動讓三無大廈申請計劃,由屋宇署代辦驗樓及必需的維修工程,再向業主收回所需費用;年內會優先啟動西環堅尼地城新海旁行人棧道工程,以及優化鄰近設施。
地區經濟方面,他建議積極推動地區特色旅遊經濟,聚焦離島區交通改善與「一島一節慶」「以灘養灘」及優化民宿政策;促請政府提供更多元化的樂齡產品市場,包括推出軟餐鼓勵長者外出用膳。
交通方面,他指出,全港第一條公屋邨華富邨,預計重建後單位增至12,200個,區內外交通壓力驟增,南港島線(西段)採用輕鐵方案,預計2027年動工,將爭取落實基建先行概念,盡快訂定該段走線,務求配合華富邨重建計劃下新增人口遷入的時間表。
他亦建議推動建設環島海濱長廊,監察政府在《2024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通過後,盡快啟動西環堅尼地城新海旁行人棧道工程,並打造一條連貫西環至筲箕灣的海濱長廊。
聆聽街坊心聲 持續活化東日街市

5號候選人郭偉强以「強力爭公道 用心為市民」為競選口號。他表示,三屆議會的磨煉賦予他寶貴的實幹經驗及解決問題的眼界及能力,今次選舉競爭激烈,他遇強愈強,讓香港更強。他指出,自己始終與市民並肩同行,理性務實應對各種挑戰,包括東涌的機場城市發展以及人口急增對社區設施需求,東涌線延線工程進展,海怡半島港燈酒店工程的關注,西環邨重建的細節,香港仔街市現代化成效,鴨脷洲街市對翻新的意見等。
他承諾會秉持「以民為本」、「推動經濟,創造就業」、「爭取公道」三大理念,服務社區,就青年三業、本地就業、地區經濟、社區醫療、大廈管理、長者福利、家庭支援、保障僱員職安和權益發聲,與市民攜手編織社會幸福網,實現人人樂業安居。
郭偉强指出,目前就業前景仍未許樂觀,「促經濟保就業」是目前本港民心所向,而保就業正是保消費力、保經濟的關鍵,他將堅守本地就業優先,打擊黑工、嚴懲濫用輸入勞工計劃的行為。
他日前落區走訪滿東邨、富東邨、逸東邨、東日街市,聆聽街坊及商販心聲,希望可以持續跟進活化東日街市,並向有關部門反映。
郭偉强並承諾保障業主權益,繼續優化《建築物管理條例》,拆牆鬆綁便利合法合理的實際運作,另外為「大業主主導」的屋苑,研究加強規管方法,以免業主權益受損;推動大嶼山「機場城市」發展,完善社區規劃、優化民生配套,前瞻性解決學額需求、完善交通網絡,便利居民原區工作;優化「家庭友善」保障,增加「鼓勵生育」優惠,爭取資助學校學生「開學津貼」;開拓「青年上流」渠道。
針對大眾關心的青年三業(學業、就業、置業),他除幫助青年規劃職業前景外,亦提出增加房屋階梯的理念,增加居屋、綠置居供應,每年各一萬;倡議「青年置業儲蓄計劃」,幫助青年提早進行置業、結婚、生子等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