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旅遊防騙:識破5大陷阱
2025-10-04 20:37

【識港網訊】為什麼同樣去香港,有人買得爽,有人卻被坑慘?

今年小紅書上一個帖子火了:「花了2萬多在香港買藥,回來發現全是山寨貨……」底下評論超過3000條,清一色都是「我也中招了」、「太真實了」、「早看到這篇就好了」。

 

圖片內容不是個例。每一年類似的翻車故事都會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報了「18元港澳一日遊」,結果被拉進藥房狂推銷,不買還被導遊罵;

在參茸海味店買海參,聽到「50元一錢」覺得便宜,結賬直接8000塊;

海鮮餐廳點了個「時價」,一道菜1280港元,不給錢還走不了;

打個網約車繞路半小時,車費翻了三倍!

 

 

問題來了:為什麼總有人中招?

答案很簡單——不是香港變了,是騙子的套路升級了。2024年首季,香港海關接到84宗遊客投訴,涉及金額動輒上萬。而且這只是報案的,更多人吃了虧也不敢聲張,怕麻煩、怕丟人,就這麼認栽了。

十一黃金周馬上又來了。人多、心急、不熟悉——正是騙子們最喜歡的「完美時機」。各種2.0版本的新套路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着遊客上鈎。

但這次,咱們不當冤大頭了。

這篇指南整理了五大最常見的消費陷阱,每一個都附上了具體的應對方法。從18塊的「白菜團」到上萬塊的「影射藥」,從「斤兩錢」計價遊戲到「時價」海鮮——全是血淋淋的真實案例。

一句話記住:便宜背後99%都是坑!

下面開始拆招,看完這篇再出發,保證讓騙子無從下手!

陷阱一:18元旅行團?醒醒,天上不會掉餡餅!

最近網上瘋傳的「18元香港一日遊」,看起來超划算對吧?先別激動!這種「白菜價」旅行團,其實是精心設計的套路。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團真正的目的,就是把你拉到指定藥房,狂推「影射藥」。

 

什麼是影射藥?簡單說就是「高仿A貨」

影射藥就是那種包裝、名字跟大牌藥品長得超像,但成分和功效完全不一樣的山寨貨。它們不算徹底的假藥,而是打法律擦邊球的灰色產品。因為香港現行法律對這類產品監管比較寬鬆,只要外包裝跟正貨有點差別,就很難直接定性侵權。

三大套路,專坑不懂行的你

1️⃣套路一:全外文包裝 = 進口高級貨?太天真!

藥房店員會拿出包裝全是日文、韓文或英文的藥品,一臉真誠地告訴你:「這可是日本原裝/韓國直郵的!」實際上呢?這些藥跟那些知名品牌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純粹是利用外文包裝給你製造「高大上」的錯覺。

2️⃣套路二:藥名一字之差,繁體字成了「照妖鏡」

正牌的「太和洞久咳丸」被山寨成「太禾洞久咳丸」,「喇叭牌正露丸」的商標圖案被故意反着印。對不熟悉繁體字的內地遊客來說,這些細微差別真的很難察覺。騙子就是吃準了這一點!

 

「太和洞」變「太禾洞」(圖片來源:文匯網)

 

3️⃣套路三:價格貴到離譜,還說是「物超所值」

一瓶普通的影射版藥品,小瓶98塊,大瓶198塊,比正貨貴近七成!更離譜的是,有遊客在導遊和店員的輪番洗腦下,一口氣買了上萬塊的影射藥……心疼。

⚠️避坑指南:四招讓你火眼金睛

  • 看細節:正品藥名、商標圖案、包裝顏色都有講究,多對比幾眼
  • 找中文:正規進口藥品必須有中文說明,沒有的直接Pass
  • 比價格:同一款藥在大型連鎖藥房查查價,心裏有數
  • 別衝動:導遊或店員太熱情?先冷靜三秒,別被洗腦
儘一個英文字母只差,「假貨」變「真貨」(圖片來源:文匯網))
圖案一翻轉,盜版變正版(圖片來源:文匯網)

陷阱二:「斤兩錢」玩數字遊戲,500秒變8000!

除了影射藥,參茸海味店的計價套路也是一絕。2024年初,香港海關破獲了3宗案件,涉案金額從5000到16000港元不等。這錢可都是咱們辛苦賺的血汗錢啊!

「斤兩錢」是怎麼把人繞暈的?

買中草藥材時,不良商家最愛玩的就是混淆「斤」、「兩」、「錢」。傳統計量是1斤=16兩=160錢,但商家會跟你說「每錢」多少錢,聽起來便宜得不得了,結賬時卻按「每兩」甚至「每斤」算。

真實案例來襲:一位遊客買海參,商家說「50元一錢」,心裏算着買1兩只要500塊,美滋滋。結果結賬時傻眼了——要支付8000塊!原來商家實際按「每兩800元」計價。這波操作,簡直是數學老師看了都得哭。

兩大常見「宰人」套路

套路一:低價誘惑 + 調包計

街邊小店門口擺着超低價商品吸引你,等你進去了,就說展示品賣完了,推薦「升級版」貴貨。這招屢試不爽!

套路二:假冒「品牌授權店」

旺角、尖沙咀這些熱門區域,有些店舖裝修得挺像那麼回事,號稱品牌授權店,實際賣的是高仿貨,價格接近正品,質量嘛……你懂的。

防坑秘籍:四個必殺技

  • 第一招:買之前逼着商家寫清楚「每斤/每兩/每錢」的具體價格
  • 第二招:去知名商場或有「Rx」標識的註冊藥房,靠譜
註冊藥房Rx
  • 第三招:發票必須拿,購物憑證必須留
  • 第四招:貨比三家不吃虧,多問幾家心裏有底
3月16日改圖銅鑼灣天價藥捲土重來?3元中藥賣1600元

陷阱三:一條魚1280?海鮮餐廳的「時價」遊戲

香港的海鮮和茶餐廳名聲在外,但有些黑心餐廳專挑遊客下手。最近曝光的一個案例:有人在大角咀私房菜吃了頓飯,賬單1746港元,其中一道「翡翠油泡獅頭魚球」就要1280港元!這魚是鍍金的嗎?

兩大宰客絕招

絕招一:「時價」=隨便喊價

菜單上只寫「時價」或「按重量計價」,就是不告訴你具體多少錢。等海鮮上桌了,按虛報的重量、虛高的單價收錢。你敢不給嗎?

絕招二:隱藏收費大法

除了菜品費,還有「服務費」、「茶位費」、「調料費」……點菜時一個字都不提,結賬時全都冒出來了。這波操作,防不勝防。

如何吃海鮮不被「宰」

1️⃣點菜前逼問具體價格,尤其是「時價」海鮮

2️⃣菜單要看清楚,所有收費項目都要確認

3️⃣選明碼標價的連鎖餐廳或老字號,放心

4️⃣菜單和賬單都留着,有問題馬上投訴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