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風王」兇威被壓制
作者:康敬、 蕭景源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25 10:23

【識港網訊】超強颱風「樺加沙」為本港多處帶來颶風,越堤浪及風暴潮亦導致沿岸及低窪地區出現水浸。特區政府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在充分準備及全方位部署下,迅速統籌各相關政府部門,全力減低「樺加沙」對市民的影響。隨着「樺加沙」昨日早上較後時間開始逐漸遠離香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各政府部門已經提早迅速開展全方位的善後工作,以期讓市面盡快復常。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晚在社交平台發帖強調,政府不會鬆懈,正努力協調各部門全力應對風災善後工作。

李家超表示,雖然香港整個準備和應對大致降低了破壞,但督導工作不會鬆懈。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正全力統籌協調各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善後工作,爭分奪秒,盡快搶修受影響路面及社區設施等。相關人員當晚會通宵工作,務求在今早大部分市民上班前,市面可恢復正常運作。由於惡劣天氣或會維持一段時間,呼籲市民繼續提高警覺,切勿鬆懈。

 

陳國基視察災場 檢視各部門善後

陳國基昨日下午到中西區一個塌樹及山泥傾瀉現場,實地視察情況,了解消防處、路政署及土力工程處等部門的清理善後進度。其後,陳國基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聽取相關局長和部門首長的最新匯報,全面檢視各政府部門最新的應急及善後工作進展。

各政府部門正投入一切所需人力和物力,加快處理主幹道及主要巴士路線的障礙物。根據目前各相關部門就不同善後工作的評估,各主要道路及公共交通預計可以在天文台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時恢復通行,讓市面基本復常。

此外,颱風及暴雨過後,樹木、斜坡及構建物亦可能因為泥土及表層大量吸水而受影響,市民外出時需保持警覺,盡量避免在樹下、斜坡及出現石屎剝落現象的構築物下長時間逗留。

 

900人入住50個庇護中心

各區民政處在風暴期間一共開放50個臨時庇護中心,其間共有約900人入住。在風暴過後,各區民政處會繼續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作出支援,並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提供適切協助,包括協助有需要的住戶,特別是受嚴重水浸影響的獨老和雙老住戶清理積水和復原受影響的家居。

環保署在颱風襲港前已事先調配人手及機械,為廢物轉運站預留充足容量,並且在9月24日至26日延長各市區廢物轉運站和三個堆填區的開放時間。在颱風期間受風暴潮影響的港島東廢物轉運站現正搶修中,將盡快重開。環保署並會繼續密切留意各廢物處理設施的運作情況並靈活調配資源,全力協助盡快復常。

 

食環署調動人力清垃圾

颱風過後,食環署會盡快恢復街道潔淨服務及垃圾收集服務,包括調動署方及承辦商潔淨工作人員加快清理主要街道上的垃圾。漁護署人員隨即到各郊野公園巡查,檢視設施損壞、樹木倒塌及道路阻塞的情況,並清理塌樹及安排維修損毀設施,以期盡快重新開放受影響設施供市民使用。

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提醒市民,雖然風暴正遠離香港,但現時本港天氣仍然不穩定,大家應繼續留意政府發放的最新消息。委員會強調,政府各部門人員會繼續恪守職責,聯同社會各界全力進行社區復原工作,以及向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支援。各部門人員及有關合約承建商會繼續推進善後工作,讓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多區關愛隊為獨居長者解憂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為降低超強颱風「樺加沙」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各區關愛隊從颱風前、到颱風來襲,始終擔當市民的得力幫手。過去兩日,關愛隊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盡己所能調配人手,支援有需要市民,有義工收集市民反映的情況,並聯絡不同部門積極協助跟進,亦有義工為同住一棟樓的長者關好漏風的窗。一次次轉達、一個個行動,對關愛隊成員來說或許是舉手之勞,但對獨自在家面對狂風暴雨的長者們來說,卻是無助深淵裏的曙光。

在觀塘德田邨,83歲的何婆婆獨自居住,23日下午她才發現自己窗戶關不緊,會漏風,焦急之下她想致電關愛隊。觀塘區議員、興田關愛隊隊員余邵倫向香港文匯報分享,那天下午天文台剛掛上八號風球,就收到婆婆來電說明窗戶的問題,希望關愛隊協助。為了確保婆婆和義工安全,關愛隊立即安排了與婆婆住在同一座的成員上門協助,用鐵線綁實窗戶,幫助婆婆解了燃眉之急。

颱風肆虐期間,關愛隊亦架起了居民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樑。土瓜灣南關愛隊在打風期間收到不同電話進行了即時轉介,如有公眾地方停電,就轉介給中電;民居漏水情況轉介給屋宇署;道路有塌樹就轉介給警方和消防。離島區長洲關愛隊亦陸續收到十多項居民反映並逐個跟進,如多處海水倒灌、東堤石壆被吹爛等。

悅恩關愛隊在颱風到來前夕上門探訪,協助有需要的長者做好應急措施。(受訪者供圖)

加大力度家訪 助伯伯關窗

元朗悅恩關愛隊隊長賴玥均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當區獨居長者較多,關愛隊加大力度上門家訪,十分慶幸能提前幫助到有需要的住戶。其中,一位96歲的伯伯剛從九龍的一處劏房搬到元朗「上樓」,平時習慣長時間開窗,這次颱風當前才發現自己關不上窗戶,「普通女士都關不了這個窗,最後聯繫到一位男義工幫忙才能關上,也能想到如果伯伯一個人面對這個關不上的窗會很無助。」

該區關愛隊還在家訪中發現一位長者因膝蓋受傷剛從醫院處理好回家,但行動仍頗為不便,需要輔助器材才能慢慢移動,「當時我們就很擔心他這兩天吃飯的問題,原本伯伯不想麻煩他人就說自己可以解決,實在不行就叫外賣,但我們告知他打風外賣可能不送,後來就買了一些熟的餃子給這位伯伯。」賴玥均說。

最近幾日走訪查看離島各區情況的新社聯離島地區委員會主席、烏溪沙關愛隊隊長祝慶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今次強風大浪及水漲情況都比較嚴重。他認同政府提早宣傳部署,多區增加了防波堤、擋水板、大量沙包等等設施,大幅降低損失,「做了超前部署,現在就見到成效。

頂風雨 守崗位 護我城

協助疏散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超強颱風「樺加沙」掠港期間,驚濤拍岸,風雨肆虐,不少地方塌樹水淹,政府相關部門嚴陣以待,紀律部隊人員逆風而行,救險情、通道路,全力守護我城;另外亦有賴打工仔堅守崗位,為市民提供必要服務,在暴風雨中送上一份溫情。

民安隊員協助疏散低窪地帶的居民。(民安隊Fb圖片)

清理塌樹

消防員和警員冒雨清理塌樹,搶通道路。
警員在粉嶺清理攔路的塌樹。(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消防員在清理塌樹,開通道路。(消防處Fb圖片)
警員合力清理塌樹,恢復交通。

疏通渠道

●渠務署人員和消防員合力疏通渠道。 渠務署Fb圖片
●民安隊員和警員在何文田清理渠口,疏通道路積水。 民安隊Fb圖片

緊守崗位

●清潔工人在超強颱風吹襲下清理渠蓋。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警員在超強颱風吹襲下巡邏。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風王威力

●窩打老道114號樹塌牆倒,阻礙道路。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西貢市中心一個小巴站被強風吹倒。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將軍澳海濱長廊餐廳附近遊樂場地面滿布泥濘。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沙田一棵大樹無法抵禦「風王」吹襲被連根拔起。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沙田城門河水浸單車徑,帳幕也被吹跌。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杏花邨在超強颱風下水浸街。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紅磡有船隻撞向岸邊。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