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減息帶來利好 須摒棄短炒思維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19 12:18

【識港網訊】美國聯儲局昨日宣布減息0.25厘,市場預期今年仍會減息兩次,明年還會減息一次。美聯儲啟動減息周期,香港亦相應步入減息時代。減息無疑將為香港經濟帶來短期利好,更重要的是,香港應把握減息契機,扭轉過分依賴金融、地產拉動的發展模式,摒棄靠炒賣資產牟利的固有思維,積極引導、鼓勵資金投資創科產業,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多元化,提升香港經濟競爭力。

減息對香港經濟的短期利好顯而易見。首先,息口回落將減輕供樓負擔,刺激置業需求,有望穩定甚至提振樓市。股市亦可受惠於資金成本下降和市場流動性增強,推動股市上升。樓股齊升的財富效應,有助刺激本地消費,提振經濟氣氛。

同時,在減息作用下,營商環境亦有望改善。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利息負擔減輕將釋放更多資金用於投資和擴張,增強市場活力。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減息對香港營商環境和供樓市民均為利好消息,市民可以「唞一唞氣」。

減息釋放流動性,對資產市場、整體經濟帶來短期利好。不過,必須正視減息可能引發投機風氣重新熾熱。地產、金融是香港的經濟支柱,在低息周期,吸引大量資金流入樓市股市,資金推動下炒樓炒股獲利豐厚,但亦導致企業、個人只重視短期利益,無心投資創新。本港曾流傳「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的所謂名言,意指從事高科技風險高、易虧本,做低技術、靠炒賣反而賺大錢。受這種短視思維左右,香港產業升級轉型進展緩慢,經濟抗逆力不足,再加上香港是高度自由開放的經濟體,極易受環球息口、外圍經濟轉變的衝擊。

如今,世界發展模式已發生重大改變,隨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普及化,各行各業必須用科技提升競爭力,才能避免被淘汰。今天的香港,創科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香港需要擺脫「賺快錢」心態,轉向投資創科、注重長遠的穩健發展模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產業發展和革新,方向明確且具前瞻性,在鞏固金融、法律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亦積極培育先進製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等新興產業。這些產業不僅能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增加勞工收入,還能提升香港的經濟效益以及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

但要看到的是,創科成果從研發、轉化到落地應用,需要數以年計的時間,更需要大量資金,且投資周期長、回報慢,企業在初創及擴張初期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全球重新進入減息周期,為市場帶來低成本資金,正是香港發展創科產業、加速經濟轉型的良機。特區政府應充分利用減息環境,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吸引並引導私募基金、創投基金、風投基金和長期資金等資金,扮演好「耐心資本」角色,推動資金更精準、高效配對創科企業,通過釋放金融力量支持創科產業發展壯大,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為香港經濟升級轉型注入強大動能。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