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的日子。
45年來,深圳以拔節向上般的發展速度,在時間的旅程中,刻下了深深的成長年輪。
從灘塗漁火到萬家燈火,從一個邊陲小鎮到一座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從1980年的2.7億元GDP,到2024年的3.68萬億元,深圳用45年時間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跡樣本”。這一奇跡,也為新時代中國發展提供了鮮活注腳。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重磅系列報導,歷數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回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
這組報導將解碼特區精神的“基因庫”,講述深圳的破局之勇、創新之魂和改革之先。
從蛇口開山炮響、打破“大鍋飯”推行定額超產獎、敲響深圳土地拍賣“第一槌”,到全國首推“執法監督碼”系統、打造全國首個全域支付示範區、在低空經濟和人工智慧領域推行“豁免監管”試驗……深圳的改革從未止步、越改越深。
曾經的深圳,從發展“三來一補”起步,僅擁有兩名技術人才;如今的深圳,擁有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025家、2.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新質生產力蓬勃興起,人工智慧和無人機等前沿科技大放異彩,“最強大腦”雲集,世界級科研片區加速成型……深圳從“一窮二白”實現了自主創新的巨大躍升。
45年前的深圳,是狹窄的街道、低矮的瓦房、破損的道路……;如今的深圳,吸引了2000萬的“追夢人”,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綠樹繁花間高樓林立,“山海連城”工程串聯起座座公園與條條綠道……高質量的城市建設、優質的居住環境和高效的交通網絡,讓這座城市成為了無數投資者和創業者的理想選擇,也為中國超大型城市治理提供了“解題範式”。
回首過往,不是因為沉湎,而是為了不忘初心、為了始終校準定位、為了目標堅定前行,我們為越過的那些艱難險阻而激動,為已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奮鬥成果而驕傲,更為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擔當而振奮。
從“特區”到“示範區”,從“試驗田”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依然保持著赤誠無畏、自我超越的少年氣概。當無人機群在深圳灣夜空繪出“改革無止境”的誓言,這座城市的答案始終鏗鏘: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向世界展示中國發展的下一個座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