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成都世運會開幕 花卉彩煙匯星空
作者:(大公報記者 李兵、向芸 成都報道)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8-08 12:41

【識港網訊】7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國務委員諶貽琴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開幕。夜幕下,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華燈璀璨,流光溢彩。整場開幕式以「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為主題,包括《繽紛之約》《榮耀之路》《錦繡之韻》《夢想之光》四個篇章,時長約90分鐘,其中文體表演約15分鐘。來自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運動員和眾多嘉賓、遊客,在現場領略了正宗的中國風、成都味。

立秋之夜,斗指西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地處大西南的四川成都。

19時許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將城市的天際線染得色彩斑斕;「天府之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四周激光交織、霓虹閃爍;一枚巨大的「銀杏葉」鑲嵌其間,觀眾自由散落在湖泊周邊的露營區……這個不拘一格的大舞台,沒有傳統開幕式莊嚴肅穆的「殿堂感」,而是給人一種「融入其中」的「共鳴」之感。

20時,超過500名青少年踏着青春的舞步而來,騎行、街舞、滑板穿插其間。他們恣意舞蹈,用肢體和律動來表達喜悅,組成世界運動會的標識,青春在運動中飛揚。

隨着音樂變換,「嘭嘭嘭」幾聲巨響傳來,絢麗的彩煙騰空而起,形態各異、高低錯落。3000多年前的「成都」銘文在夜空綻放,曾舉辦世運會的12座城市的代表花卉在星空下匯集,萬千繽紛的色彩構起文化交流的橋樑,傳遞成都對各界賓朋和運動健兒的盛情歡迎。15秒的焰火,讓晚會開篇《繽紛之約》達到高潮,現場掌聲不斷,吶喊聲此起彼伏。

「友誼之樹」開滿「和平之花」

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邁着輕鬆的步伐,沿着湖邊的「星光大道」踏上「榮耀之路」。運動員們所亮相的區域既在城市的湖光天色中,也在觀眾區的互動範圍之中。近4000名不同膚色的運動員、116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旗匯聚,「天府之檐」迎來了「高光時刻」。

當中國香港隊入場時,熱情好客的成都市民和現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不少香港運動員拿起手機自拍,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隨着《好一朵茉莉花》的樂曲響起,中國隊運動員們入場。321人名運動員將參加28個大項152個小項的比賽,這是我國參加世運會以來參賽規模最大、參賽項目最多的一屆,也是我國首次選派殘疾人運動員參賽。

21時20分,諶貽琴宣布:成都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又一組焰火騰空而起,世運會會徽閃耀夜空,12朵「芙蓉花」綻放迎賓。

滑水滑板選手湖上點燃聖火

在《錦繡之韻》篇章中,川劇變臉的靈動、蜀綉紋樣的雅緻、東漢陶俑的樂觀豁達等傳統元素通過舞台語言活化,讓觀眾在光影變幻中觸摸傳統文化的溫度。在《夢想之光》環節,由四川籍運動員駕乘摩托艇掠過湖面,隨後由滑水滑板選手接力,以貼近生活的運動姿態完成點火。當世運聖火點燃時,一棵以成都金沙遺址大樹根遺跡日和四川活化石「珙桐樹」為創意靈感的「友誼之樹」在夜空中緩緩生長,開滿了「和平之花」(鴿子花),全場一片歡騰。

特稿|蓉城迎接「地球村派對」

隨着2025年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開幕,標誌着世運會正式進入「成都時間」。來自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運動員相聚於「天府之檐」,好像參加了「地球村」裏的一個「大派對」。

園在城中,城在園中。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首提地,如今已成為中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

綠道上、公園裏,最近多了一些洋面孔,他們與當地市民一起跑步、騎行,享受「生長」在綠色中的城市生活。「綠道很平整,公園很漂亮,這裏的人也非常友善、熱情。」一群外國運動員結伴在綠道上騎行,對大美成都給予極高的評價。

科技賦能開幕式 「哪吒」與觀眾互動

主火炬在開幕式現場被點燃。(新華社)

開幕式上,點火儀式無疑是最受期待的環節之一,世運會歷史上第一支主火炬將被點燃。

成都世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黃沛凌表示,不同於以往大型賽事中的宏大敘事和國際表達,成都世運會的點火儀式更重視對中國特別是成都日常生活的表現,「這次我們想回歸簡單」。因此,開幕式上的點火儀式利用現有的湖泊水域進行,由四川籍運動員駕乘摩托艇掠過湖面,隨後由滑水滑板選手接力,以貼近生活的運動姿態完成點火。同時,現場摒棄了巨大的火炬塔和熊熊燃燒的火焰,而是從更環保的角度考慮,借鑒北京冬奧委會「微火」理念,依託湖泊水景與燈光效果,營造「無形之火」。

此前深受大家喜愛的「哪吒」也來到現場:只見運動員進場時,主創團隊運用AR數碼技術,在巨型斗屏上呈現出3D動態場景──「哪吒」的虛擬形象會與現場觀眾揮手互動,虛實交織的畫面為傳統儀式注入科技感。

中外青少年唱響《萬千》

在點火儀式舉行前,12名中國青年歌手與來自美國OneVoice、意大利安東尼亞諾、上海小繡球花、成都城市音樂廳、大涼山妞妞合唱團的小朋友共同組成的國際童聲合唱團,唱響了成都世運會主題曲《萬千》。

來自上海小繡球花合唱團的老師指出,音樂就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媒介,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就熟悉起來。

《友愛之聲》表演環節中既有中文也有英語,對於各個合唱團的小朋友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候場的時候我們都很緊張,然後周圍的小朋友都會說『我們可以的』,唱完第一句就放鬆下來了。」上海小繡球花合唱團的一位小朋友說道。

而大涼山妞妞合唱團的妞妞們也從最初的羞澀自卑變得自信陽光,落落大方地讓清脆的歌聲響徹舞台上空。「我們平時除了學習和幫家裏幹活,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唱歌,一唱起歌來就很快樂,忘了所有的煩惱。」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