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加強藥材檢測 助力發展中藥港
作者:(記者:嘉禧  攝影:蔡啟文、崔俊良)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7-28 22:56
經過20多年發展,香港中醫醫療體系越趨完善,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計劃於今年底啟用

【識港網訊】香港特區政府於1999年訂立《中醫藥條例》,中醫正式納入法例規管,成為認可的醫療專業。經過20多年發展,香港中醫醫療體系越趨完善,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計劃於今年底啟用。然而,在中藥材的檢測制度及質量控制方面,有同步跟上發展步伐嗎?記者專訪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陳永光、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高級研究員葉兆波博士、香港智慧煎藥中心總裁桂天驕,從法律、中醫學及藥材供應等多角度剖析現行香港的中藥材認證機制及坊間中藥材的品質狀況,探討如何能提升中藥材質量,協助香港發展成為「中藥港」。

香港市面上的中藥材主要由內地入口,經正規貿易途徑進港的藥材,都符合內地由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藥典》)檢測標準。內地的中藥檢測如含量測定、鑒別、重金屬等,均以《中國藥典》收載的方法為首選依據,屬於強制性標準,具法律效力。

aab42a69-8434-455b-8f0b-463acb6a559f.JPG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表示,入口的中藥材均附合《中國藥典》的標準,確保其符合藥用規範和安全標準。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議員表示:「內地對中藥的標準和種植的要求嚴謹,整個中藥的供應鏈十分安全。入口的中藥材皆可追蹤源頭,產品上有條碼記錄藥材源頭種植基地、運送過程、進出口商等。」然而,有藥商會利用法律灰色地帶,以致市面上出現來源不正的中藥品種,藥材「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混亂情況時有出現。藥材品質好與壞,靠肉眼尚能辨析,但其藥效含量、有否加工過等,市民則難以分辨。「若由其他渠道購買中藥材,品質成疑,會有危險性。」陳永光議員指出,一般市民不能追查中藥材紀錄,只有當藥材出現問題後,當局接獲投訴,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方會進行檢驗。

IMG_4438.JPG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高級研究員葉兆波博士指出,要確保中藥材的質量才能使中醫藥的發展走得更遠。

    《港標》符合國際標準

《中國藥典》是內地中藥材標準化和規範化的依據,香港對中藥的標準,則以衛生署2002年起開展的「香港中藥材標準(《港標》)計劃」作為參考。《港標》涵蓋344種藥材的參考標準,由參與計劃的各間大學在香港中藥材市場與內地藥材產地收集藥材、確定檢測方法和制定含量限度。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高級研究員葉兆波是上述計劃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表示:「《港標》是為中藥業界而設的參考標準,受國際認可,其標準比起《中國藥典》更高。除了基本的性狀鑒別之外,《港標》對收載的所有中藥材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和黴菌毒素含量都有嚴格要求。《港標》會根據科學文獻,選出每種藥材的有效成分作為指標,建立該有效成分的檢測方法,並訂出該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要求,供中藥業界跟從。」

IMG_4531.JPG

香港中藥材標準供中藥業界及化驗所於驗證中藥材時參考。

    中藥材質量參差

《港標》的標準符合國際水平,能通過這套基準的藥材,品質理應有保證。不過,內地進口的中藥材,由於已經過《中國藥典》檢測,為免重複,藥材進港後不會以《港標》標準再測一次。目前《港標》只屬一種自願性制度,商家可把中藥材交給指定實驗室,分析是否達到標準,達標者可獲發證書,提高商譽。

葉兆波指出,當年研究開發《港標》時,才發現市面上很多藥材的有效成分,並不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內地藥材供應商為謀取利潤,會以廉價的藥材冒充正品,又專門選取含有較多非藥用部位的藥材作銷售,以增加藥材的重量,並減少加工成本。「有不良商人會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令植物(藥材)生長得更快更粗壯。在採收方面,『搶青』是一個常見的做法(提前採摘未完全成熟的藥材),未熟透的藥材比熟透的整齊美觀,有助提高賣價。以上方法皆會使藥材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葉兆波坦言,內地在執行《中國藥典》上較為寬鬆,不符合成效要求的中藥材仍可在坊間售賣,只有在執法人員巡查後發現有問題,商家才會被處罰,可見在監管上存在改善空間。

_DSC0356.JPG

香港智慧煎藥中心總裁桂天驕指出,中藥材的品質優劣直接影響中醫的治病療效。

香港智慧煎藥中心總裁桂天驕告訴記者:「藥材供應商為了保持藥材乾燥、色澤及防蟲,在內地飲片廠裏會使用硫磺熏製藥材,藉以延長存放限期,但卻會降低藥效。」問及煎藥中心在香港被抽查的情況時,中心主管葉振銘對記者表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過去一年曾前往該中心巡查一次,包括檢查藥品存放的位置,但沒有取走藥材檢驗。桂天驕建議,政府可加強對中藥材廠商的抽查,以確保中藥材質量,提高市民信心。

    中藥飲片須加強檢測

要提升香港中藥材的質量標準,另一個要完善的地方,是《港標》要將檢測範圍擴大,從中藥原材料,至完全覆蓋中藥飲片。何謂中藥飲片?桂天驕解釋:「中藥飲片是指藥材經過淨製、切製或炮製處理,製成一定規格,以適應臨床醫療的要求及調配、製劑需要的藥材炮製品。理想的中藥飲片需符合四大守則,第一要道地,需通過《中國藥典》標準、種源正確,如甘草選擇甘肅、內蒙古產的,枸杞選用寧夏中寧產的。第二是要有足夠藥效,有其標準及檢測報告。第三是要均一,所有中藥材有效成分在規定的範圍內,而非只有抽查樣板合格。第四是要安全,對健康有害的物質成分控制,如檢測殘留農藥、重金屬、微生物、黃曲霉毒素、硫磺等常見有害物質。」桂天驕認為,市面上很多中藥飲片都不能溯源,因此香港智慧煎藥中心為飲片加上溯源二維碼,一掃就可以看到中藥材的產地、生產日期、藥材檢驗報告等資訊。「普遍市民難以分辨藥材的好壞,因此選擇有信譽的品牌、可靠的中藥商更為重要。」桂天驕補充說。

_DSC0494.JPG

為中藥飲片增加溯源二維碼,可輕易看到檢驗報告,查看來源資訊,使服用者更安心。

    冀政府提供免費檢測

對於如何提升中藥材質量,桂天驕表示首要需嚴格遵循《中國藥典》標準,第二可執行地方標準,如《港標》。然而,要根據《港標》評核市面上的所有藥材,需要高昂的檢測成本,正如議員陳永光所言:「提升標準是一件好事,但現時營商環境難以實行。」葉博士則指:「現時難以用法律去推行《港標》,因檢驗費用實在高昂,進口數萬元藥材,檢測費便要兩三萬,不符合成本效益。唯有政府提供資助,推動商家自願參與檢測,才可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的質量。」對此,桂天驕亦表示同意:「劣質藥材會危害整個行業,多推廣自願性中藥材認證計劃,表揚好的企業及品牌,有助中藥產品提升質素。」

HY11725.jpg

推廣免費的中藥材檢測,有助提升藥材的質量。 新華社

    具備發展中藥港優勢

早在20多年前,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已提出將香港發展成中藥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首間中醫醫院亦將於年底啟用,桂天驕表示:「香港具備所有的條件成為優質中藥港,無論經濟、法制、市場體系都十分完善,只要加強中藥材的品質控制,建立優質中藥品牌形象,便能發展成為可信、可靠的中藥港,讓各地人士來港放心採購中藥。」陳永光議員同樣認為,香港具備發展中藥港的優勢:「要推動中醫藥產業化,需用好香港現有優勢,例如香港的檢測、質量把關獲國際認可,融資、物流、保險制度等均是高水準。香港更是一個對外貿易集中地,建議在港建構國際中醫藥交易平台,聯通內地和國際市場,協助內地及香港企業進軍海外。」

_DSC0355.JPG

未被硫磺熏製過的淮山,表面有明顯摺皺。

    挑選藥材要小心 宜冷藏 忌多買

近年香港養生風氣盛行,不少市民會在家中存放中藥材「看門口」。但購買時該如何挑選,才能避過加工藥材?桂天驕表示:「被硫磺熏製過的藥材,外觀較白,帶亮光色彩,與天然藥材色澤不同。以淮山為例,用硫磺熏製過後表面非常平整,手感呈粉性,而且會散發酸味。再以甘草為例,沒有用硫磺熏製過的甘草,顏色較深,檢查甘草最好的方法是取一片放嘴內嘗一嘗,有強烈的回甘味道。」

_DSC0365.JPG

野生的甘草顏色較深,大小不一。

在家中存放中藥材或中藥飲片,若保存不當會受潮變質,進而影響藥效。桂天驕指出:「香港氣候潮濕且溫度高,不利於貯藏中藥材。受潮發霉問題不僅會導致中藥材失去藥效,更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危害人體健康。貯存上要保持藥材乾燥,環境則要陰涼通風。藥材若能放在冷藏格更好。不過,中藥還是切忌買多,有需要時盡快食用才是良策。」

_DSC0157.JPG

香港智慧煎藥中心採用了適當的存放方法,防止藥材發霉。

    慎選中藥保健品

購買市面上中成藥時市民也要小心,議員陳永光指出:「有些產品的配方加入非中藥材物質,而不是全由中藥材組成,產品就不需要註冊,再標出營養標籤,便可被視作『保健品』出售,未附有任何載述療效聲稱的標籤或說明書,不受中成藥規管。如安宮牛黃丸很出名,有不法之徒製作與知名品牌藥物十分相似的保健品出售,這些產品無法確保安全、品質和成效,市民在購買時要小心選擇。」

    中藥小貼士 傳統藥材VS即沖顆粒

近年中藥顆粒愈來愈盛行,服藥者無須花時間煎藥,只需把顆粒用熱水沖泡數分鐘即可飲用。

5fdcb99590eec45a822ab67d.jpg

顆粒方便,但藥效不及飲片。新華社

陳永光議員表示:「濃縮配方中藥顆粒經現代科技處理原藥材,在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嚴密監管下進行質量檢查、煎煮、萃取、濃縮、乾燥、成型等程序。」雖然顆粒藥品均符合安全、衛生及質量保證,但藥效卻不及傳統藥材。葉兆波解釋:「傳統中藥經過高溫煎煮,可充分溶解有效成分。而且不同的藥物講究不同的煎法,如有些中藥需先煎煮緩和其毒性,有些則需要後下。不同飲片一起煎煮,化學成分混合一起發生反應,也是藥材起效的原因,而且煎藥的藥香進入臟腑,也能產生治療效果。配方顆粒一般由單味飲片工業化煎煮出來,藥效略有減弱,然而方便服用是它的優勢。」桂天驕直言,中藥顆粒成效不及傳統中藥:「雖然顆粒的存放期限更長,但製作中使用了添加劑,建議服用傳統中藥飲片療效更佳。」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