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九龍繞道收費8元 
2025-07-10 10:31

【識港網訊】特區政府昨日宣布,建議調整多項與交通相關費用,已經30多年沒有調整收費的香港仔隧道和城門隧道,今年9月21日起隧道費由現時五元加價至八元,以達至營運收支平衡;中九龍繞道明年全面通車,新落成的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隧道收費八元,低於原先建議十元。違例泊車、超速、衝紅燈、禁區上落車等20項交通違例罰款,分別上調25%至50%。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隧道費加幅溫和,反映政府聆聽民意;有職業司機質疑,現時泊車位不足,違泊罰款加幅過高;香港汽車會建議,增加更多泊車位,紓緩違例泊車等問題。

今年二月底《財政預算案》預告,政府將會重點檢視,多年未曾調整的交通收費和定額罰款,以體現「收回成本」和「用者自付」原則。

運輸及物流局昨日(9日)表示,考量交通管理需要、效率優先、公共交通優先,以及「用者自付」,建議調高香港仔隧道和城門隧道收費,隧道費由現時五元,上調至八元,今年9月21日起生效。

 

香港仔隧道與城隧亦收8元

局方強調,兩條隧道已經34年未有調整收費,至今通脹超過130%,並出現營運虧損,調整收費後對交通造成的影響輕微,隧道營運可因此達至收支平衡。

中九龍繞道將於明年全面通車,路程短、車速高,對駕駛者的吸引力甚大。政府表示,考慮立法會議員及社會意見後,建議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隧道)收費八元,相信有關收費水平,可以收回近八成的基本營運成本,同時吸引更多駕駛者使用,以達至有效分流。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政府原先計劃,三條隧道劃一加價至10元,但最終減至八元,形容「三條八好意頭,又易記」。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認為,中九龍繞道收費最終減至八元,仍然符合收回部分成本原則,也是政府聆聽意見、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表現。

全港有超過一萬個泊車咪錶,收費遠較停車場低,經常供不應求。政府建議,增加停車收費錶(俗稱「咪錶」收費,由每15分鐘兩元,增加至四元,即每小時加至16元,今年9月28日起實施。貨車、巴士及旅遊巴,錶位收費維持不變。

 

超速駕駛等定額罰款調高

此外,違例泊車、超速、衝紅燈、禁區上落車等20項交通違例罰款,分別上調25%至50%,其中違例泊車(俗稱「牛肉乾」)的定額罰款,將由320元加至400元,其他包括超速駕駛、衝紅燈、禁區上落車等19項,定額罰款由現時320元至1000元,調高至480元至1500元。

根據政府遞交至立法會文件,交通違例事項的相關條例將於本月30日在立法會動議通過決議,生效日期可於立法會通過決議後的半年內生效,換言之,全部20項交通相關《定額罰款》,預計在2026年1月1日生效。

 

各界促打擊長期霸佔咪錶位

近日有司機與車房職員爭咪錶位事件,成為城中熱話。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認為,爭咪錶位事件反映現時濫用「咪錶」情況並不罕見,繁忙地區的「咪錶」收費,仍有上調空間。運輸及物流局表示,期望「咪錶」加費後可以妥善運用有限泊車位資源,加快咪表位流轉,滿足司機短期泊車需求。

 

 

李耀培認為,「咪錶」加價後,與停車場收費仍有距離,相信不會造成連鎖效應。「如果要長期泊位,應該改去停車場。」李耀培建議,政府研究市區繁忙街道「咪錶」位置,有否進一步調整空間,甚至按不同路段,採取不同的收費。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表示,政府早前承諾,未來兩年內增加12000個泊車位,期望可以進一步減少違例泊車的問題。

至於交通違例定額罰款加價,汽車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認為,違例泊車罰款加幅過高,舉例的士司機「人有三急」尋找廁所,僅數分鐘即收告票,一張已等同超過半更的收入,期望執法部門可以給予彈性處理。

 

電動車牌照費 按額定功率調整

政府建議,電動私家車新牌照費架構今年11月1日起實施,按額定功率釐定,分五個階段,六年間由1500至3000元,上調達到3000元至11000元,適用於新登記的電動私家車,現有電動私家車可獲四個月寬限期。有車行表示,牌照費對比購買新車佔比極少,不會對銷售構成影響。

 

 

電動車牌費現時是按淨重量收費,平均每年牌費約1100元,與汽油私家車平均每年牌費約7500元差距達六倍,原因是電動私家車牌費以車輛「淨重」計算,汽油私家車按引擎汽缸容量計算。

根據最新建議,電動車牌費改為按額定功率,分五級收費,首階段今年11月開始,最低75千瓦功率每年收費1500元、225千瓦以上收費5000元。2027年三月起,連續四年遞增,至2030年三月,調高至3000元至11000元。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電動私家車牌費調整後,仍然較燃油車低,繼續鼓勵駕駛者轉用電動車。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認為,政府接納駕駛人士意見,將加牌照費拖長六年,有助駕駛人士加快換車。富利堡汽車中心主席黃毅力表示,市場上以175千瓦以下「額定功率」較受歡迎,當中低於75千瓦,車價由16.9萬至22.8萬不等,相關級別的電動車牌費僅千多元至數千元,與車價相比極遠,相信不會影響銷售。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