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一死了之?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18 16:16
生命的頑強不可抗拒,誰能相信,20多年前的這裏曾被燒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焦土。攝於在大興安嶺林場。

電視報道,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佈,張國榮跳樓自殺,竟在香港掀起自殺歪風,張死後9小時內有5人自殺,當月共有131人輕生創下香港自殺新高。打開報紙,又看到深圳有民工因老闆拖欠工資屢討未果竟相繼爬上高樓以死相脅,某地有中學生因為高考壓力在校園跳樓自殺,還有內地某市委書記因經濟問題暴露上吊自盡的消息。這個世界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其中不乏是自行了斷自我終結的。在絕望困境中,自殺似乎成了當今世界許多人逃避現實、擺脫危機的時尚選擇,自殺人數不斷上升,據統計,中國每年自殺人數達23萬人是世界的2.5倍。

人活著不容易,但敢用自己的手結束自己生命更需要勇氣。自殺令人籲唏,有時也讓人感到可敬可佩,可歎可惜。你看,重名節者堅貞不屈,不成功便成仁,絕然棄世;蒙冤者伸訴無門,以死抗爭;脆弱者長痛不如短痛,一念之下乘鶴西去;強悍者拼命抵抗,見勢不可為,槍口對著自己腦袋一扳了之。罪孽深重者,忽然良知所覺感到有負天下,辱沒祖宗,愧對子孫,以死來尋求寬恕;還有作惡多端者一旦罪行暴露,畏懼法律的懲罰,以死求解脫,死有餘辜。

毛澤東說,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麼?其實,許多中國人不但怕苦更是怕死。中國不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但中國絕對是一個研究延年益壽之術最悠久最熱心最普遍的國家。在“長生不老”,“返老還童”的旗號下,古往今來,各種占卜求仙、煉丹拜佛、神功療法,數不勝數,長盛不衰,祈求的就是“長命百歲”。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悠悠萬事,唯命為大,珍惜生命,才是我們文明古國的真傳。說來也是,正常人誰不怕死?一個人如果不是對生活感到絕望走投無路,誰會去自尋短見了結自已?許多人年輕的時候體健力壯知道不會死,就豪言壯語大話不怕死。當年紀越來越大離死亡越來近時,大都不敢輕言生死,你看早晨公園裏鍛煉、醫院裏找保健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越老越怕死”是一種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現象。現實中敢正視死亡、主動尋找死亡的人並不多見。“貪生怕死”是人的正常心理。

長期以來,我們宣揚“不怕死”的獻身精神,使許多年輕人意氣用事,動不動就拿生命當兒戲作賭注,造就出一大批虛妄狂躁的亡命之徒。誠然,“不怕死”,“勇於獻身”的精神,是人類最偉大最高尚的一種精神,問題是什麼事情應該不怕死或值得為之去獻身?敢死不一定就是英雄。什麼“自古英雄誰沒死”,“大不了一死”,有的人動不動就呼生喊死,一副視死而歸,將生死看淡看化的樣子。其實,正如那些整天喊著要去死卻總是活著好好的人一樣,他們並不是真正想死更沒真正瞭解死,而是在對不如意的人生進行抱怨、嫉妒和惦念,不過是在說風涼話發牢騷而已。至於那些動輒就,以死相逼,自斫自毀的匹夫之勇,說透了是懦弱無能,是在逃避責任。

人,生不由已,死往往還是可以選擇的。人總是要死的,領袖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對我們絕大多數芸芸眾生來說,生未必能做到轟轟烈烈的偉大,死倘若能儘量做到安然坦蕩,心安理得,對得起天地良心,這對一個凡夫俗子來說已夠得上“光榮”了。莊嚴的死令人肅然起敬,我們常常會對一些人的離世感到傷心和懷念,因為,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使我們不得不深深地思考,怎樣活才對得起自己的生命,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

當然,人生就像穿鞋子,如何活法怎樣生活如穿什麼鞋子是你的自由,但活得舒不舒服痛不痛快也只有自己才感受得到。鞋子如果穿得舒適穿得漂亮不妨多走幾步,如果面對的是一對裝滿釘刺的鞋子,不要說穿了寸步難行,就是能否穿上腳都成問題,這還不如不穿。所以,感覺活得好的,不妨多活幾年,如果活著是一種苦難一種折磨活是處於“生不如死”的狀態,那選擇死亡的確也未嘗不是一種解脫。正如巴金先生所歎:“長壽不是好事,是痛苦,對我是一種懲罰。”當生命在無奈和苦痛中得以被動地延續,這在生理上在精神上無疑是一種磨難。倘能尊重生命擁有者的權利和選擇,這也是尊重人權、尊重生命的尊嚴和自由的體現。

有人說自殺是最勇敢也是最愚蠢的,有勇氣去死為何沒有勇氣去面對該面對的一切?是啊,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為何怕邪惡、怕困難、怕謠言、怕應該承擔的責任?俗話說,人死如燈滅。人一死對你來說也就什麼都沒了,但逼著你去死的惡人惡勢,令你不能自拔的困難危機乃至你犯下罪惡都有不可能因你的生命結束而消失。生命只有一次,請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能草率找死,圖一時之快一時衝動一死了之是很容易的事,但不可能一死了之,一死永逸,更不可能一了百了。

2004.4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