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患得患失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18 16:13

古人說,“得不喜,失不憂。”這話說起來不難,做起來卻並非容易。

曾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擔著兩筐茶壸去集市上賣,在經過一個山坡時,幾個茶壸從筐裏掉出來,摔了個粉碎。他頭也不回地向前走,這時有人提醒他說:喂,你的茶壸摔碎了,你還不快看看!這人回答說:既然已經摔碎了,看又有甚麼用呢?

是啊,茶壸都已經打碎了,破碎不可能復原,要緊的是往前走,停來至多就是歎息一番,懊悔一頓,又能怎樣?結果不但白白浪費了時間,弄不好還可能會因為分神而打碎更多的茶壸。

人生在世,隨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有時遠遠比打碎一只茶壸要嚴重得多。面對得失成敗,不同人有不同的態度,但患得患失卻是不少人的通病。“患得患失”一詞源於《論語•陽貨》。原文是:“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是說在沒有得到的時,害怕得到,既然得到了,又害怕失去。面對得失,斤斤計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吃著碗裏,看著鍋裏,想著兜裏。“得之若驚,失之若驚”這是患得患失者之絕症。

在漢語裏,“捨得”一詞,最有哲學的味道。捨得,捨得,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孟子就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聖賢若孟子,當兩者不可兼得時,也只好識趣地舍次求主。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你在這得到一片地,你可能在那會失去一片天,正如針無雙頭尖一樣,所謂兩頭兼顧,兩全其美,腳踩兩只船,想好處盡得,是很難的,往往會落得個顧此失彼,前功盡棄的結局。對於得到的東西,要知道珍惜,對於失去的東西,要儘量糊塗,不要過分計較,就像賣茶壸的人一樣只管向前看,往前走,這是智者之舉。

先賢說,“欲得之必先予之”,人不要總想學會如何去得,而是要學會如何去舍,懂得了付出才會懂得取得,有付出才能有回報,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也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付出越大,回報越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投之以挑,報之以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說的就是這些。即使一時失去或得不到,也可以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反失為得,人最難的就是舍掉自我,往往只想取,而不想予,只想得,而不想舍,貪得無厭,最後常常失去更多。不付出而圖回報,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

在得失之間,一定要大處著眼,要看看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呢,還是“丟了芝麻撿西瓜”,就像孟子一樣舍魚而取熊掌,熊掌一斤多少錢,豈是魚能比的?別什麼東西都想要,誰能“萬事如意”擁有世界上所有想要的東西呢?況且,擁有這些也將意味著失去另外一些東西。多年前,國內興起了經商熱,一些在機關混得不錯的人,看到經商辦企業來錢,也都紛紛下海,結果鐵飯碗扔了,原來的位子沒了,自己什麼也沒撈到。還有,在大學裏,有的學者羡慕當官的有權有勢,也就“學而優則仕”跑去當官,地位雖高多了,但複雜的人事關係,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卻遠非書呆子所能應付,到頭來,不僅焦頭爛額,疲於奔命,更失去了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和專業,生活平添了更多的煩惱。再看當今社會上的許多大齡未婚青年,據說單廣州深圳兩地就有大齡未婚的白領女性20萬,這些人條件都很好,但就是找不到老公,不是高不成,低不就,就是此山望著那山高,心猿意馬。其實,誰都明白這世上沒有一個能完全滿足自己的人,既然找不到最滿意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人生在世,最難地就是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總是想擁有許多自己想擁有的東西。然而,一個人的才華、時間、精力畢竟有限,要想做好一切想做的事是不可能的。有些事,別人行,並不一定你也行,昨天行也不是意味著今天你還行。尊重現實,順其自然乃智者之慧,患得患失不僅折磨自己的心智,更會使自己一事無成,苦惱不堪。

古人有詩雲:世事如庭前花,花開也有花落,又如天邊雲,雲舒也有雲卷,何必患得患失,終日縈掛於懷呢?我想,觀世間萬事,既得之,則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複失。這是一種自然的、曠達、超然的輕鬆人生。

2005.11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