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那年,神州大地正熱唱“再過20年我們再相會”那首歌。唱歸唱,笑歸笑,沒想到20年一轉眼就過去了。畢業20年,同學們各奔東西好多無緣一面,有熱心人幾經周折聯繫全班同學,2003年國慶大家在母校相聚。
闊別20載,大家其樂融融,歡聚一堂。說歡聚,其實聚是真,歡就不一定。聚會,本來是要回憶過去那段美好的歲月,感懷那段難忘的時光,然而聚會留下更多的是忍不住的感傷。同樣是那些同學,一切都已人事全非,個中滋味更多的是像嚼青橄欖,酸冽、甘澀而回味無窮。如何回味,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但許多人都有相同的感慨:聚會難得,不聚也罷。
不聚也罷,是因為聚會已很難見到真實的東西。20年前大家相聚相識,懷著各自的夢想和憧憬,有著一樣的熱血和熱情,多年不見,大家都變了。外表的變化顯而易見,不外是多了些皺紋少了些頭髮,內在的變化卻讓人無法觸摸並且是實實在在的,大家雖在一張張曾經熟悉的面孔上努力搜尋著當年的蛛絲馬跡,笑容依舊燦爛,但言語中卻已沒有以前的青澀和靦腆,增加了不少社交場合的套話和世故。同學們多年不見,而生活和職業又各不相同,一見面雖然表面很熟悉但其實心裏變得很陌生,能真正說上幾句心裏話的人很少,想談自已又怕談了別人無法理解,想問別人又怕問到人家的傷心處失禮於人,一切不知從何談起了,乾脆沉默其口或顧左右而言它。大家心中似乎都築起了一道壁壘和屏障, 彼此打個招呼,說幾句問候寒喧話,聽到更多的是一個一個流傳段子和陣陣逗鬧的笑聲。大家好像玩得的確很開心,也很盡興,但現在回想起來心裏卻禁不住有點空蕩蕩的不知聚會聚了些啥。分別時大家都互留了電話和E-mail,但以後會不會用得上,誰也說不清,也許不會有人聯繫你,也許你也不會主動去聯繫誰。說實在的,同學之間,情投意合的三五個沒有這個聚會也總會有聯繫和見面,不想見或懶得見的就是生活同在一個城市也很可能多年未謀一面。一幫熟悉的人生硬地坐在一起沒話找話說,真不好玩。
不聚也罷,是因為聚會的意義和作用並非有你想像那樣偉大。 不少人以為,聚會有其現實和長遠戰略意義,同學從事各行各業,關係建立好了將是一個廣闊的社會關係網,有著極其豐富的人際資源,對於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無庸否認,同學聚會對加強感情增進友誼有一定作用,同學間偶爾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也是正常的。但問題是自己也必須有相應的實力,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想人家幫你而你又沒有回報,可能有第一回沒有第二回,即使有第二回也不可能有第三回,同學一場幾年交情,你別幻想就能管用一輩子,這是現實。
不聚也罷,是因為聚會有時還會聚掉心裏美好的東西。未聚會前,好多人十分激動和興奮,以為同學們久別重逢將會怎樣怎樣,一見面才發現一切平淡如水。畢竟大家都已步入中年,感情從濃到淡,從浪漫走入淳樸。熱烈和激情已成為過去,每個人都表現出熟後的平淡和實在,大家似乎都明白短暫聚首後又要各奔東西,生活並沒有改變,路照走,活照幹,要緊的還是自己明天的生活。更有同學悄悄感歎,當年自己朝思夢想的那位美麗動人,活潑可愛心中戀人,一見面竟成了眼前這位皮皺肉馳,身寬體胖的半老徐娘,真難想像當年為何會那樣熱烈地迷戀她,更後悔今天來參加聚會見到她破壞了自己心中珍藏多年的美好形象,真正印證了那英那首《相見不如懷念》的歌。
不聚也罷,還因為聚會常常讓你不自覺也傷感。不管你願不願意,同學聚會少不了會產生攀比的心理,當初大家嘻嘻哈哈在一起學習生活不分彼此,有些人成績並不怎麼樣可能還遠遠比不上你,但人家現在混得風風光光,當官的威風凜凜,做生意的腰纏萬貫。想到這心裏總免不了有些不舒坦,特別是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意氣風發,談笑風生時,自然而然會產生出自卑的心理落差來。有個段子形容同學聚會“最怕男同學比官大,最怕女同學比孩他爸”。現實就是現實,正如有人說,莫怪狗眼看人低,只怪自己長不高!人家對你的觀感,和你今天的條件和實力有很大的關係,這與其說是社會的現實,不如說是人性的真實。學生時代那純真樸實的感情固然可貴,但畢竟已成追憶,人們更注重的還是眼前的現實。
同學聚會,其實聚不聚,怎麼聚,何時聚,這些似乎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自己要有實力。有實力就自然會有地位、有朋友、有凝聚力,不用你去找人聚人家也會主動聚到你身邊來。所以什麼同學、老鄉、戰友聚會,說白了就是成功者展示風采,顯示實力,炫耀業績的舞臺,倘若自己窮困潦倒,地位卑微,除了自己落個自卑,其實能有幾個會真正和你“歡聚一堂”,更別指望會得到多少實際的幫助。君不見凡熱衷於組織聚會又能聚成的都是一些事業有成口袋有錢的人。沒有本錢,誰聽你的?
離開聚會的城市,耳邊仿佛響起的不是剛才高唱的那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而是熟悉的臺灣歌曲《愛拼才會贏》。其實這是一首最好的畢業歌,學子們畢業走上社會前最好唱這首歌。不論你讀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只有奮力拼搏才能打贏自己打贏別人,才會有屬於自己的天地。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