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閑讀,讀到唐代詩人李頎《絶纓歌》:“羅衣半醉春夜寒,色纓解帶一為歡。君王舍過不治罪,暗中珠翠鳴珊珊。”說的是楚莊王與群臣夜飲,正酣醉間,燭火忽被風吹滅。有位臣子混水摸魚,向在座的莊王愛妃動手。正在“初級階段”,便被她一把將帽帶揪下來,並厲聲喝道“快取火來,看看是哪個賊子敢如此狂野!”莊王一聽,知道有人因醉失禮,於是對左右道:“今夜飲酒,不飲到掉了帽帶的不算好漢!”在座的臣子紛紛揪了自己的帽帶,狂醉而罷。兩年以後,楚晉交戰,有一人衝鋒在前,屢屢立功。莊王問那人“我對你並無特殊恩典,為何今日如此英勇?”那人道:“我是那夜飲酒失禮的人。王不使事情暴露而殺我,故今日願為死戰!”假如莊王當夜將那位臣子斬了,也是情理中之事,但他“寬容”了,真可謂“寛容得福”。現代人與人之間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脾氣秉性,各有各的追求希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個性、理想的不同,使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孔子說,“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為人處事,如果能寬厚忍讓,尊重別人的長處,諒解別人的短處,容忍別人一時的過錯,這不但表現出一個人豁達厚道的氣質和高尚的品格,更能讓自己心境清平澄明,將一些無謂的雞毛蒜皮的煩事瑣事化解消融而活得輕鬆愉快。假如整天對人雞腸小肚、心胸狹窄,處事斤斤計較、尖酸刻薄,“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兼”,容不得半點吃虧,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為一事的得失、一時的紛爭就鬧個不休,水火不容;或寸權必爭,寸利必奪,互相攻訐,彼此擠軋,甚至積怨成仇,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在這樣緊張的人際關係中工作、生活,不但很累很苦,心理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內心衝突得不到解脫,導致神經高度亢奮,血壓不穩,頭疼失眠,心緒煩躁;跟誰說話都沒好氣,找不到發洩對象,就跟自己慪氣。長此下去,疾病隨時可能光顧,連命都要短幾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她容納了不同種族、國度和文化的人們,成了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國度;在中國,深圳是一個新興的移民城市,也因其包容性大,成為目前中國最具活力最有生機的城市。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尚且需要包容,何況是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菜根譚》說得好:“地之穢者多生物,水至清則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名。”一個人如果有了包容的氣量就能容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東西,包括朋友,就會顯得大度、大氣,什麼“宰相肚裏能撐船”,說到底無非就是心靈的空間闊大,能容人容事。當宰相的人必須要有大氣量有包容心,反過來說,有氣量能寬容的人才能幹大事成大器。
寬容,歷來作為一種美德而受人稱頌。沒有人會喜歡偏狹自私,苛酷尖刻的人。但現實生活中寛容自己容易,寬容別人卻並不簡單。凡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即使是一時身居高位,大權在握或腰纏萬貫,你也應該學會包容和諒解別人,先不說人是平等的,如果你對人不友好、不公平、尖刻苛求、動輒訓人,惹得神憎鬼厭,人見人怕畏忌避之惟恐不遠,人家也可能會以相同的態度來對待你,讓你嘗嘗孤家寡人那孤立冷落,眾叛親離的滋味。你錢再多官再大又有何用?倘若你侍人真誠,關心、理解、幫助別人,即使面對別人的過失,乃至以往的宿怨,你能息事寧人,得饒人處且饒人,人家同樣會以德報德來待你。什麼“有仇不報非君子”,我說,有仇不報才是真君子,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倘若你今天不饒過他,明天他不放過你,冤冤相報何時了?歷史上,多少英雄好漢,為報仇雪恨,自相殘殺,結果有多少是好下場?一切需要大度的寬容,如果每個人都能以寬容的仁德來化解人際的嫌隙、冷漠乗事端,讓自己和別人生活在和諧、寬鬆、愉快的環境裏,這豈不是一件快事好事?
可見,寬容別人,其實是一種善待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隨時都可以實踐的事實。
當然,提倡寬容並不是別人打你的左臉你要趕緊獻上右臉。古人說:“寬不容非”。寬容忍讓不等於麻木不仁;與人為善,不等於姑息養奸。不該寬容的事絶不能寬容,如果對一些違法亂紀,傷天害理的人和事,你睜只眼閉只眼,一味寬容,那是有違寬容仁義之德的本意了,不是成了麻木阿Q兄的同仁,就是成了姑息養奸,為虎作倀最終殃及自己的南郭先生了。
你寬容別人,其實是在寬容自己。寬容讓你的路越走越寬,日子越過越好。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