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定順天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18 14:57
天道莫違。誰能想像,波濤洶湧的波羅的海,在大自然嚴冬的威力下變成如此溫馴寧靜,堅實平坦的大冰場。攝於俄羅斯波羅的海海邊。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人鄭板橋讚頌長在山岩縫隙中的竹子《竹石》詩,幾百年來成了人們的勵志名言。竹子堅韌不拔、剛強無畏的品格的確令人敬佩。但竹子如果可以避開狂風暴雨的侵襲免受枝斷葉落的摧殘,而又能依然屹立在山岩上,那豈不更好,何必一定要頂風傲立與天作對?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吹奉“人定勝天”的口號,大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讚歌,強調人只要堅定不移就能戰天鬥地打敗大自然,戰勝一切不可戰勝的困難。這,在某種特定的客觀和條件下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意義的。但如果過分片面強調人的作為,突出英雄主義而不顧一切,結果只能出現像1969年7月28日汕頭上千名狂熱青年為保護圍海造田,抗擊12級強颱風而奮不顧身高呼口號,沖進巨浪滔天的大海中結果陳屍數百於牛田洋沙灘的慘烈悲劇;出現不少像遇羅克、張志新一樣為堅持真理不顧身處血腥恐怖的社會環境而赤膊上陣、振臂高呼最後被割喉殺頭的悲壯英雄;出現了大規模 盲目挑戰大自然的伐林墾荒、移山填海、圍湖造田,導致今天洪水氾濫、沙塵暴虐、氣溫上升、大氣污染等災害不斷。現在回頭一看,其實好多悲劇和災難原是可以避免的,只因悖天逆道,明知不可為而執意強為、肆意亂為才造成的。

《易經》雲:“在天成事,在地成形,變化足矣。”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萬事萬物,時刻在變,變是“天道”的法則,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天道無常”,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 想成其所事,個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順守天道, 順其自然,尊重現實,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以變應變更是關鍵。正如先哲所言:“盡人事,聽天命”。凡事之成與不成、行與不行、為與不為、冥冥中皆自然有道。大道無術,若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執,明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只能為自己增添無盡的煩惱和痛苦,帶來無窮的失敗和災難。即使是神機妙算被國人譽為智能之神的諸葛亮在遇到挫折時也不能不仰天慨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識時務者為俊傑”,當年在臺灣身居要職的陳誠面對獨裁專制的蔣介石,以“只可順守不可逆取”戒人戒已,保得全節。“君子能伸能屈”,“文革”中周恩來總理,忍辱負重、委曲求全既保護了自己又保護了一大批人,減少了國家的損失。就是一代偉大人鄧小平,三起三落,也無不順應天道。試想,倘若當年鄧小平不慎時度勢,不講求謀略,一個勁與“四人幫”強拼到底,很可能會落得像剛烈的賀龍元帥一樣冤死獄中,哪有今天改革開放的太平盛世?中國歷史可要大大改寫了。

歷史上現實中,我們不難見到有些人或頭腦發熱、愚昧無知、意氣用事、氣急敗壞、胡鬧蠻幹、強作妄為,或匹夫之勇、不自量力、不顧一切、嬌妄輕狂、倒行逆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功不成名不就,落得個身敗名裂,有的更為自然帶來破壞為社會帶來損失為他人帶來災難。這些人,除了沒有真正瞭解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就是悖時勢,逆天道。我們所說的順應“天道”,是指人的所作所為必須與自然與社會與大千世界與芸芸眾生的關係和諧協調。一個人心懷“改天換地”“安邦立國”的淩雲壯志固然可嘉,但只要是生長在地球上,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不論其權位再高錢財再多本事再大,單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飛上雲霄的,要想脫離實際,為所欲為,想“上九天攬月”,這是不可能的。只有腳踏實地,清醒地認識自己,以冷靜、理智和客觀的態度面對現實,順應天道、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時勢的發展,才能天隨人願、眾隨人願,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

當然,順應天道、順應變化,安時處世,不是“聽天由命”任“天”擺佈的“守株待兔”式的完全被動,而是要積極去順應自然、社會、事物的本質,尊重客觀規律,創造條件,揚長避短,以變應變,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並非不為,是要順勢而為、自然而為,水到渠成。

世上成功的人畢竟少數,遭遇失敗的人常常會怨天尤人,訴蒼天無眼。老天爺說,不是我不公道,而是你不與我同道。天人合一,人定順天。人,只有順天,才能順心順利,順風順水。

2004.10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