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裡,香港的經濟總量一直高於新加坡,人均GDP不相上下,並立于「亞洲四小龍」之列。那個時候,深圳還是南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然而,變化悄然而至。2003年新加坡人均GDP超過香港,差距不斷擴大;2010年,新加坡經濟總量首次超過香港;2018年,深圳的經濟總量正式超過香港。在發展經濟上,過往,香港是新加坡、深圳學習追趕的對象;現在,香港反過來需要向新加坡、深圳學習追趕,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那麼,這三個城市經濟格局變化的根源是什麼?中金報告稱,香港製造業空心化、過度依賴服務業是經濟發展落後的直接原因。製造業對於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騰飛都曾起到過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近十多年來兩個城市的製造業發展卻南轅北轍,香港製造業徹底空心化,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唯一支柱。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消費拉動,投資的邊際貢獻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經濟結構穩定性弱,經濟增長缺乏後勁。新加坡的製造業則從勞動密集型成功轉型為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型,附加值不斷提升。製造業和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消費、投資和出口三架馬車共同發力拉動經濟增長。深圳與香港、新加坡本不在同一發展階段,但是深圳的研發強度、研發能力以及研發轉化為生產的能力在三個城市中是最強的,製造業與服務業一起發力拉動了經濟高品質的快速增長。
問題是,香港為什麼會沉淪,新加坡又為什麼會發展起來。其實,這兩個地區都是華人地區,都可以憑藉著華人的勤勞智慧發展經濟,甚至香港的地理位置更加優越一些,因為香港背靠著中國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香港的衰落,新加坡的崛起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產業結構問題。香港依靠的是金融服務業,總部經濟,房地產等。而新加坡除了金融服務業之外,同時擁有強大的製造業,特別是科技創新產業。
當代的東亞地緣經濟,可以大致區分為:「東北亞經濟圈」、「大中華經濟圈」及「東南亞經濟圈」三大經貿板塊。在經濟優勢及產業分佈上,「東北亞經濟圈」長期扮演資本與技術提供者的角色、「大中華經濟圈」近 10 多年來成為主力消費市場,「東南亞經濟圈」則長期為生產據點提供原物料與勞動力,直至近年也開始成為新興消費市場。而經貿全球化的趨勢,雖造成「生產據點」分散全球各地區,但頂端的製造技術,和國際金融、資本市場、專業服務業(如企業律師、會計師、併購顧問等),始終高度集中於少數的城市及結點,如香港、東京、新加坡等國際化城市。
亞洲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於上世紀末開始一棒接一棒快速成長時,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分工」:台灣以科技半導體產業、電子業代工為主流;東北亞的日、韓則分別挾高新技術與國家扶持財團資本,強化經濟競爭力。而隨著大中華經濟圈和東南亞經濟圈的崛起,作為前者「門戶」的香港與後者「樞紐」的新加坡,其扮演金融樞紐的地位更十分明確。受惠於三大經濟板塊持續成長,跨國企業在亞洲經濟活動之營運、指揮及募資中心,也皆以這三大金融中心為主。
但香港相較于東京、新加坡,其獨特優勢在於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是大中華經濟圈的核心樞紐,有著非常顯著的地緣優勢、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2019 年 2 月國務院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需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及「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2021 年 3 月國務院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明確提出「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要求「完善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內地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超過 14 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比歐洲、美國、日本、澳洲加起來的市場還要大。粵港澳大灣區更是世界級城市群,有超過8600萬人口,比其他世界級灣區(東京灣、紐約灣和三藩市灣)都要大。
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香港應以高度開放的心態面向內地、融入灣區,大力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適應、相匹配的產業類型,穩固金融中心地位,大力發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醫療檢測、專業服務等產業,實現與灣區內更合理的產業對接和融合,實現對新加坡、深圳的「追趕」,成為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領跑者」。
本網評論員 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