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集思港議】中聯辦落區的「鯰魚效應」
作者:鮑渤   來源:思考香港    2021-10-08 10:54
一國兩制框架下,中聯辦無意爭做香港發展領頭羊,但至少應發揮鯰魚角色,激活管治班子的潛能及危機意識。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慶前夕再次落區,深入基層訪貧問苦。此舉只是一個開頭,「落區聆聽,同心同行」將會常態化。

從駱惠寧去年一月赴港履新算起,已是第四次落區 「直接聽基層呼聲」。他每次出行之後,總有不少人撰文點評,但往往說不到點子上,且套話偏多,八股文風重,「擦鞋」用力過猛。

不過平心而論,駱恵寧作為曾經主政地方多年的大陸官員,比特區政府的袞袞諸公更接地氣。他出行不是簡單「走過埸」,而是留下許多發人深省的「金句」。譬如今次到旺角探訪籠屋住戶之後,提出「發展為了誰」的叩問。

毋庸置疑,發展當然不能只為發展商。如果政府在尋地、規劃、投入等方面勞心勞力,但只有一小撮地產「肥貓」受益,普羅大眾不能「共同富裕」,分享繁榮果實,有何意義?

記得今年八月,駱惠寧在「十四五」規劃宣講會上,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此話不僅暗含北京對港府的警示,也是對香港治理現狀的不悅。

《國安法》落地之後,黑暴陰霾散盡,香江風清氣正。土地房屋問題已成為本港深層次矛盾之首、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必須從速「拆彈」。本週三,林鄭特首將發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但願她能提出多一些「實錘」舉措,少一些飄忽的願景。

回歸以來,中聯辦雖在香港管治力量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大致上「隱形」,因為需要恪守「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則。但此原則有一個前提,就是特區管治隊伍要有心有力,有擔當有作為。

管理學有個概念叫「鯰魚效應」。一國兩制框架下,中聯辦無意爭做香港發展領頭羊,但至少應發揮鯰魚角色,激活管治班子的潛能及危機意識。聯想到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前不久所言「蘇州過後無艇搭」,以及中聯辦幹部深入基層常態化,北京對港府的督促之意,可謂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