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如何從城市的浮華與蒼涼看到未來?
來源:橙新聞    2020-07-20 06:26
博物館帶來反思。我們將歷史的洞見回到現實世界,不得不追問自己如何理解生活所處的地方、這地方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究竟我如何投入社區為自己、為他人帶來美好?

【識港網訊】除了毫無趣味可言的歷史課與毫無根據的歷史劇,歷史博物館大抵就是我們接觸過去的公共空間。可是,歷史總是拼湊著一大堆相關、不相關又或不知何以相關的年份、人名、地名等資料,卻鮮有將資料組織成明瞭古今流變的見解。歷史讀得人昏昏欲睡,博物館展覽所提及的國家歷史、社區舊聞以至家族身世也聽來老氣橫秋,於現實人生毫不相干。

其實,過去的形跡或隱或現,卻一直存於個人以至社群的意識。我們生活的大小抉擇——住進什麼社區、選擇什麼工作、甚至如何定義自身與社群的關係,莫不從過去經驗探勘出未來的路向。推而廣之,社會制度、群體規範又或價值,更往往建基於社群如何累積經驗、反思過去。耐人尋味的是,有些經驗將被記錄、流播以至凝聚成的人所共知的歷史記憶﹔有些經驗卻無聲無息於遺忘中消散。究竟我們如何決定記得什麼?忘卻什麼?歷史屬於每個人、抑或只屬於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

博物館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活於時間之流,既無法割捨自身與過去的牽連,歷史自然屬於每個人,每個人也因應其志趣與經歷尋找自身與過去、與所處身的社群的連結。歷史學者從檔案文獻、舊物、舊照片梳理過去所曾發生的諸般因由,尋找不同的證據引證其對過去史事的見解。博物館的責任就在於與社群一同認識更豐富多元的過去,思考眾人所共享的經驗,確保過往所凝聚的知識與價值得以世代流傳。換言之,歷史博物館是社群的記憶之所,收藏過去的文物與檔案不僅為了保存歷史,更在於喚起大眾對於共同經驗的查探與思考。歷史既然與我們息息相關,職掌社群記憶的博物館如何擺脫枯燥乏味?如何將屬於大眾生活經驗的學問轉化為審視當下、構想未來的洞見?

博物館的反思

歷史是人於時間、空間交集處所作出的種種抉擇。每一個抉擇包含著生理需求、情感認同、工作社交的內涵,也體現著個人的志向與價值。與其說歷史是一齣人事紛繁的舞台劇,毋寧說它是一張關係網——透過人與人、人與地方的種種牽連而歸結出屬於時代的意義與經驗。這張關係網順隨時勢而與當下編織成新連結新思維,亦促使不同社會階層、文化背景、性別取向或宗教信仰的人對自己及他人的理解,豐富彼此對其身份認同的想像。

為求梳理一幅千頭萬緒的時空關係網,博物館所舉辦的歷史展覽不是流水帳式的舊聞報導,更不是佯裝中立客觀的資料條列。作為社群記憶之所,博物館提出回顧過去旨在鼓勵社群認識個人生活如何為社區歷史變遷所牽引,如何自覺或不自覺承襲著社群的文化傳統,從而理解個人於社會的位置。回顧過去關乎每個人對自身、對他人,以及對所在之處的理解,博物館展覽必須包容多元視角重構不同人所經歷的「過去」——屬於政治領袖的歷史、社會精英的歷史,也是千千萬萬無名小人物的歷史。不少歷史博物館展開了口述歷史訪談與民間舊物收藏等計劃,試圖從不同觀點、角度回顧歷史,進一步思考不同的歷史論述因何而建構。除了由館方書寫歷史外,策展人更提出社區歷史書寫計劃,鼓勵大眾分享自己的經驗,認清其需要、價值與成就。

更重要的是,歷史博物館所記錄的每一段過去,不單是社群的記憶,也體現著不同人的情緒、信念與價值。惟有直面生活的貪嗔愛欲、時代的活色生香,以至個人抉擇的意義,博物館觀眾方才足以越過時空的局限,看到歷史發展來自有思想有血肉有瑕疵的人。有些人勇於創造、挑戰成規,但有些人卻堅持固守傳統﹔有些群體樂天知命、順應天時,也有些族群看透世事變幻、追求生命的超越……不同人、不同群體的行動激盪出世事千姿萬象,也牽動著後來者的喜怒哀樂。我們為過去的英雄事跡而喝采,也因往日繁華的衰敗而落淚。歷史塑造了我們的身份認同,促使我們將情感投注於自己所在之地。歷史博物館與社群一起探究其過去、現在與未來,也就無法迴避人性的愛憎怨憤,以至往事所翻動的甜酸苦辣。近年來,歷史博物館往往借助文學修辭、多媒體展示、展品佈置與展場空間設計等方式,邀請觀眾走進「歷史現場」以想像力與同理心直視時代的悲哭笑懟。博物館討論過去所觸動的情緒,有助觀眾看清時代的偏頗與自身的盲點,反思社群如何將歷史經驗轉化成人人共同持守的價值。

書寫城市的故事

回應博物館學的省思,歷史博物館致力建構多元歷史論述,與社群一同發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千絲萬縷。其策展方針旨在拓展歷史學的公共面向,從當下人人關注的課題追溯其源流變革,又從過去的浮華與蒼涼看到未來的危機與契機。2016年,紐約市博物館(The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重新策劃常設展覽「紐約本色」(New York at its Core)訴說這座城市從貿易港到世界之都的轉變,又從過去展望未來,鼓勵觀眾想像城市的發展藍圖。

如何將400年來城市發展的千頭萬緒收納於展廳?編年紀事往往平鋪直述而鮮有洞見,幾百年的歷史資料再加上舊物、舊照片與檔案文獻更易流於瑣碎繁雜,讓人無從掌握時代變遷的脈絡。總策展人Sarah Henry直指展覽不是鉅細無遺的百科全書,更不是紐約發展的專題論述。歷史展覽旨在提供一種開放又多元的視野,與觀眾討論紐約如何發展成今日的面貌,而紐約人又留下了什麼故事、造就國際都會的意義與價值。

整理紐約的發展脈絡,展覽提出了理解這地方的四大關鍵詞:金錢貿易、多元文化、人口密集與創造力,由此按年鋪敘紐約如何從荷蘭貿易王國的邊緣演變成生氣勃勃的大都會、繼而進化為全球貿易的中心。按著不同時期的發展,四大關鍵詞編派歷史資料與文物,再依憑時人觀察與例證指出城市發展的種種思考。

早於16世紀,集中於紐約的金錢貿易固然創造出財富,也引來何謂公平貿易、平等競爭等討論,同時卻又炮製出貧窮、剝削與罪惡等社會問題。紐約是人人眼中繁華又熱鬧的大都會,展覽更以圖表陳述歷年的人口數據與聚居資料,檢視人口密集如何帶動經濟繁華,又如何引發公共衛生、交通與居住等城市規劃的群居實驗。回顧過去,策展人藉此追問觀眾如何評鑑這項歷數百年的群居實驗,今天紐約如何切合日常生活的需要。

及至20世紀的城市文化史,博物館把討論延伸至如何理解紐約所展現多元文化,如何理解多元文化底下的調和、衝突與歧視。紐約是國際企業臨立的商貿城市、近2千萬人稱為「家」的地方,更是無數自由工作者與旅人往來暫居之所。策展人從城市的文化展演、宗教節慶、以至各項公民議題的示威遊行等,擴濶觀眾對何謂「紐約人」的想像。「紐約人」的生活如何現展這地方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對於「紐約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展覽更涉及近至2010年代的發展,距今不過數年之差,博物館觸及與當下息息相關的課題,如公民行動、市區重建、打擊罪案等,鼓勵觀眾思考:究竟城市為誰而設?

紐約人的紐約夢

城市當然為人而設。在編年史的論述之下,博物館特意自不同時期選出形形式式的紐約人,從其生命抉擇反映出這座城市的創造力。他們對紐約有著不一樣的懷想,但其生命軌跡與城市發展史交疊,勾連起人如何改變地方、也隨著地方而改變的故事。

1730年代,猶太裔移民Bilah「Abigail」Franks一家總算在紐約安頓下來。人在異鄉,她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擴展一家人的社交圈子。從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謹遵猶太教規訓的她不禁批評某些教義過不合時宜,甚至質疑持守傳統文化的意義何在。

18世紀的紐約迎來新潮思的風雲叱吒。1785年,John Jay成立的紐約解放奴隸協會(New York Manumission Society),以杯葛商戶、游說政治領袖等手段,說服一眾奴隸主逐步還非裔奴工以自由身。

1860年代,企業家Ellen Demorest看中了繁華都會人人愛衣裝的需求,趁機出版時尚潮流雜誌《德雷斯特夫人的時尚鏡》(Mme. Demorest’s Mirror of Fashions),介紹時下最流行的吃喝玩樂。Demorest以其優雅品味大談衣飾配襯心得,又隨書附送時裝紙樣與縫製技法,配備時裝店、布商、裁縫以至縫紉機等相關資訊,推動時裝工業走入各家各戶。

乘印刷業大行其道的紐約人,尚有入藉不久的王清福。1880年代,他創辦了美國首份華人報紙《華洋新報》,又成立華人平等權利聯盟,質問美國人如何理解憲法所賦予國民的自由與平等?何以自由與平等卻屬於美藉華人?

如何理解文化多元?1918年,Jennie June出版了《自傳—雌雄同體》(The Autobiography of an Androgyne),坦率的吐露如何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性向、以至確認其跨性別身份的心路歷程。其自傳不矯飾、亦沒有忌諱,只求以其個人經歷游說醫學與法律界理解不同性傾向人士的需要。

展覽以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豐富了紐約歷史的質感,更從中反思城市因何拒絕他們、又因何容納他們?紐約是他們半生工作與交際的域,也是他們情感認同的空間。這地方賦予了人一種觀看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則以其經歷與素養賦予紐約其價值及意義。儘管人不在了,但他們留下的想法依然在今天留下迴響。而展覽的意義就在於傳遞來自過去的音訊,好讓公眾從不同人的視野看到這座城市的成功與失敗,尋找自身於此地的位置。

想像未來

展廳以外,紐約故事依然繼續。紐約人可以為自己的城市做什麼?展覽以「未來城市實驗室」(Future City Lab)作結,邀請觀眾一起想像紐約的未來。策展人Kubi Ackerman聲稱:

「創造未來紐約的專家就是每一位住在這裡的紐約人。他們的抉擇將改變這城市的面貌。我們的職責就是激發創意想像、鼓勵大眾的討論,促使每個人也相信自己可以有所貢獻。」

迎向未來,博物館收集紐約人對城市的印象,總結眼前城市的挑戰在於:

1. 如何為新世代創造經濟機遇?

2. 如何回應不同階層的住屋需求?

3. 如何塑造更寬容的城市,兼融多元文化?

4. 如何應付環境失衡?

5. 如何規劃城市交通,讓大家往來無阻?

進一步開展討論,展覽裝設一幅數碼資料地圖,就紐約市五大城區以至每一分區每一條街道,提供了近數十年來的數據分析,顯示市政民生的不同面向。博物館承諾全市的數據將會不斷更新,使得實驗室所反映的現象與貼近城市每時每刻的實況。透過數據分析,觀眾可以穿透肉眼所見,發掘日常生活所隱藏的問題癥結。究竟小社區交通擁塞的源頭在於那一條街道?市區重建後,居民的休憩空間有否增加?

按著求職、住屋、交通、環境與多元文化五大主題,展場更設置多個電腦程式站,觀眾可以參考不同國家的應對方案,提出未來紐約的城市規劃藍圖。這是現版的「Sim City」,觀眾可以天馬行空,提出在第五街禁止行車、改建自家的社區公園,甚至興建地下城創造就業機會等。不過,電腦程式會因應全市數據資料,顯示每項提案所影響的人口、交通流量以及財政開銷等,由得觀眾評估這些方案是否可行。觀眾更可以將自己的方案提交予實驗室的共享平台,讓其他人參與討論,一起想像城市的未來。博物館亦會從紐約城市規劃的文獻檔案找出相關的思考, 說明某方案可行與否的原因何在。

顯然,紐約博物館不甘於將過去的經驗困於美輪美奐的展廳,反而著意累積過去的經驗、累積不同人的想法,與觀眾想像如何建造一座更宜居、更包容、更富創造力的城市。我們無法看得透紐約的繁華掩藏了多少血汗、辛酸與蒼涼。展覽記取這座城市的成功與失敗,卻始終讓人從中看到希望。因為來自五湖四海的紐約人樂於投入社區、致力改變自己的城市。

歷史的迴響

早於1928年,紐約市博物館就對其職責有所思考。館方認為其所展現的紐約故事乃為公眾而寫,亦由公眾訂定其書寫方向。作為記憶之所,博物館向所有對紐約有所貢獻的人致敬、也著意書寫過去的嘉言懿行,務求以此啟發後來者將前人的美善發揚光大。博物館的歷史書寫不同於專業史家,更講求將其對文獻資料的解讀、歷史發展脈絡的分析帶入公共事務、公民社會以及公共文化等領域,人人得以從過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資源,也就將歷史知識轉化為理解社會、改變現狀的洞見。

其實,紐約的故事並不僅僅屬於紐約人,也屬於任何投入社區事務、期望改變社區的人。紐約市博物館的策展規劃說明,重寫過去旨在引申出連串疑問,諸如城市發展如何顧及不同社群的需要、少數人與多數人的觀點如何投射出截然不同的社區生活。參照紐約人的經驗,我們將歷史的洞見回到現實世界,不得不追問自己如何理解生活所處的地方、這地方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究竟我如何投入社區為自己、為他人帶來美好?

橙新聞: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7/17/010155415.s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