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舉行,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此次會議意義重大,既是對上一個五年週期的系統總結,也是對未來「關鍵五年」進行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統一設計。
「十四五」時期,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世紀疫情嚴峻考驗,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接連跨越新臺階,預計2025年底達到140萬億元左右,4年平均增長5.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3萬美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同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高端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蓬勃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國家水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而即將開啟的「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此次四中全會對「十五五」進行科學謀劃和決策部署,是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這六個「堅持」,既是對中國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未來征程的戰略擘畫。
在全球層面,當前世界正經曆深刻而持久的百年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暗流湧動,地緣政治裂痕加深,全球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召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發展進行謀劃與部署,受到全球矚目。中國憑藉持之以恆的戰略定力、總攬全局的戰略視野以及務期必成的戰略魄力,持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向更深層次發展,將為世界貢獻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還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
總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讓中國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征程上,有了更清晰的頂層設計和更完備的制度供給。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必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本網評論員 one pie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