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港網訊】10月28日,2025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家低碳城論壇在深圳市龍崗區的國際低碳城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崗區政府共同承辦,按照「1+6」模式,舉辦1場開幕式+6大板塊共14場活動,本屆論壇主題為「AI賦能城市綠色發展」。 論壇開幕式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秦黎明在致辭中表示,廣東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張華表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窗口和創新之城,深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以先行示範的標準,率先探索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系統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建設全球領先的綠色建築集群,積極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
28日上午開幕式上發布了一系列綠色低碳領域的重大成果。其中,《2025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圍繞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四大領域,對深圳綠色低碳發展的行動與成效進行展示。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成果》、《粵港澳大灣區電化學儲能碳足跡白皮書》等碳足跡系列成果的發布,標誌着大灣區在企業出海,規則標準輸出,應對國際綠色貿易規則以及推動區域協同降碳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除此之外,還進行了「2025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及「2025年深圳市ESG實踐先鋒企業典型案例授牌儀式」,蓮花山超級充電站、麗星塑料再生利用產業基地、城市微農業立體可食用景觀零碳項目等10個項目獲頒2025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範基地,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評2025年深圳市ESG實踐先鋒企業典型案例,展示了企業在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優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在主旨演講環節,懷柔實驗室主任湯廣福發表了題為「新型能源體系構建路徑與關鍵技術」主題演講。他指出我國能源發展還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多、靈活調節資源有限等挑戰,新型能源體系構建的主要路徑包括大力發展「風光」,發展靈活性的煤電,深化電力系統轉型升級,推動氫能發展,協同發展其他能源等。談到新型能源的關鍵技術與前沿技術時,湯廣福建議要重視突破深遠海風電+新型光伏關鍵技術、靈活燃煤發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新型電網形態+新型電力裝備、氫能+新型儲能、供需互動+數字化技術等。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成會明在「超大城市碳中和綠色技術及展望」主題演講中指出「城市碳排放是能否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推進城市碳中和,要特別關注新能源的利用、工業低碳工藝的變革、低碳或零碳建築的建造,以及綠色交通的構建。
英國標準協會(BS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石慕瀾博士從國際標準的視角,圍繞「以國際標準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淨零排放路徑」這一主題發表了演講,為政府和企業應對全球綠色規則挑戰、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寶貴參考。
在高端對話環節,聚焦「亞太綠色轉型的協同之路:從政策創新到技術落地」主題,邀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東亞和東北亞次區域辦事處副主任、高級經濟事務官員里卡多·梅西亞諾(Riccardo Mesiano),深圳市新型儲能產業創新鏈黨委第一書記余璟,烏茲別克斯坦經濟與財政部能源顧問賈沃稀·尤拉耶夫(Javohir Jurayev),亞洲理工學院環境資源與發展學院教授維拉斯·尼蒂瓦塔納農(Vilas Nitivattananon),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亮進行圓桌對話。



















